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脫貧攻堅 / 扶貧政策 / 正文

西咸新區人社扶貧工作實施細則

   為認真貫徹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扶貧辦《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切實加強就業扶貧工作的通知》(市人社發[2017]134號)《西咸新區2017年人社部門支持脫貧攻堅實施方案》(陜西咸人社民發〔2017〕16號),為進一步做好人社部門支持脫貧攻堅工作,結合新區實際,特制定本細則。
   一、進一步加強就業扶貧的組織領導各新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和扶貧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同時、同向、同步、同力推進就業扶貧工作。人社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切實負起就業扶貧工作第一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各新城人社部門要建立就業扶貧專門工作機構,配足配強人員,加強工作力量,全面履職盡責。財政部門要加大就業補助資金配套力度,加強監管,有效擴大資金的就業扶貧效應。扶貧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政策支持和工作對接,精準提供就業扶貧對象信息及變化情況,指導、服務、支持就業扶貧工作。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完善就業扶貧臺賬
各新城扶貧部門和人社部門要建立基礎數據比對和共享機制,人社部門要核準每個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況基本信息,建立行政村、街鎮、新城、新區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幫扶臺賬,主要內容包括“一庫五冊”。“一庫”是指各級人社部門建立的農村勞動力實名制登記數據庫;“五冊”是指各貧困村登記造冊的貧困勞動力名冊、就業培訓人員名冊、轉移就業人員名冊、自主創業人員名冊、公益性崗位安置人員名冊。新區兩級人社部門主要建立電子臺賬;街鎮和貧困村勞動保障平臺同時建立紙質和電子就業扶貧臺賬,不具備條件的應先建立紙質臺賬。
   實行就業扶貧實名報告制度。新城人社部門要組織街鎮、貧困村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及時收集、確認、登記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況變化,定期與扶貧部門對接核準數據信息變化,實行精準動態管理,為分類開展就業幫扶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從2017年6月起,每月17日前,各新城要將當月實現轉移就業、創業和參加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的貧困勞動力人員名單以電子表格(見附件1、附件2)上報新區人社民政局,新區人社民政局統一匯總后,報市人社局。
   (二)鼓勵貧困勞動力自主創業
   對有創業意愿的貧困勞動力,優先安排免費創業培訓。貧困勞動力創辦的經濟實體取得法定證件、依法經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創業貧困勞動力3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并重點提供后續跟蹤服務。創業培訓補貼和一次性創業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列支。按《陜西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陜財辦社〔2017〕40號,以下簡稱“陜財辦社〔2017〕40號文件”)的規定辦理。
   (三)支持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
   鼓勵發展以扶貧開發為主要目的社區工廠。社區工廠每吸納一名貧困勞動力就業、且簽訂不低于一年期限勞動合同的,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崗位補貼。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人數不低于其員工總數1/3的,對其生產經營場地租賃費、水電費,按不超過實際支出額50%的標準給予補貼,補貼期限兩年,補貼標準、辦法由各新城人社部門、財政部門制定,補貼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列支。
   社區工廠指各類企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創業人員在移民搬遷社區或利用街鎮、村集體的老廠房、學校舊址、農家庭院、民居民宅等閑置土地、房屋,創辦的生產加工型工廠(分廠)或加工車間。
   (四)培育就業扶貧基地
   依托全省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示范工程,組織鄉鎮與當地或周邊3個以上企業建立穩定勞務輸出輸入關系,重點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對管理規范、吸納就業能力強、且與貧困勞動力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企業,由新城人社部門認定為就業扶貧基地。就業扶貧基地每新吸納1名貧困勞動力就業,給予獎補性職業介紹補貼。獎補性職業介紹補貼標準為每人500元,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若貧困勞動力由職業介紹機構介紹進入就業扶貧基地,則就業扶貧基地不再享受獎補性職業介紹補貼。
   獎補性職業介紹補貼申報辦法由新城人社部門依據陜財辦社〔2017〕40號文件的相關規定制定,就業扶貧基地的認定管理辦法由省人社廳另行制定。
   (五)特設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
   脫貧攻堅期間,可在扶貧部門認定的貧困村特別設立就業扶貧公益性援助崗位,用于安置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無”貧困勞動力就業。特設就業扶貧公益性援助崗位開發管理辦法由各新城人社、財政部門制定,補貼辦法及補貼標準參照《西咸新區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暫行辦法》(陜西咸人社發〔2015〕1號)和陜財辦社〔2017〕40號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列支。
   特設就業扶貧公益性援助崗位和安置貧困勞動力的公益性崗位,所用公益性崗位補貼資金不列入陜財辦社〔2017〕40號文件第九條第三款規定的公益性崗位補貼資金支出比例限制范圍。
   (六)鼓勵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介紹貧困勞動力就業
   依法依規設立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向貧困勞動力提供職業介紹服務、且貧困勞動力與用人單位或勞務派遣公司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對職介機構給予職業介紹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500元;職介機構介紹貧困勞動力到季節性用工崗位就業、就業期限不少于3個月的,補貼標準為每人200元。享受貧困勞動力季節性用工職業介紹補貼,每人每年不超過兩次,各新城人社、財政部門受理以上貧困勞動力職介補貼申請后,應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和補貼發放工作。
   (七)開展精準公共就業服務
   各級人社部門要指導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針對貧困勞動力全面開展免費政策咨詢、職業介紹、定向招聘活動等就業服務。各新城人社部門要定期舉辦貧困勞動力專場招聘會,為企業和貧困勞動力搭建有效人崗對接平臺。對“三無”貧困勞動力,要做好職業指導,提供崗位信息,明確專人組織開展“一對一”就業服務。對未就業的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開展就業援助,落實就業見習或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政策。
   (八)增強就業培訓實效
   允許各類合法合規教育培訓機構開展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鼓勵其在貧困村、街鎮開辦培訓班,就地就近培訓貧困勞動力,提高參加培訓的便捷性。各類合法合規教育培訓機構對貧困勞動力進行就業技能培訓、享受培訓補貼政策不受定點培訓機構和最低課時規定的限制,教育培訓機構應在每期開班前向所在新城人社部門備案,由新城人社部門確定補貼標準。培訓結束后,教育培訓機構向新城人社部門申請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不受規定受理期的限制,各新城人社、財政部門應在15個工作日內(含公示時間)完成審核和補貼發放工作。具體管理辦法由各新城人社部門制定,培訓補貼的受理、審核、發放的其他事項,按陜財辦社〔2017〕40號文件規定執行。
   (九)設立就業技能培訓生活和交通費補貼
   貧困勞動力參加80課時以上的免費就業創業培訓的,每人每天給予50元的生活和交通費補貼,每年只能享受一次。具體補貼辦法由各新城人社、財政部門參照就業補助資金有關規定制定。
   (十)設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補貼
   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每年給予100元繳費補貼。所需資金由各新城財政資金承擔。
   (十一)加強就業扶貧宣傳工作
   各級人社部門要向社會和貧困群眾廣泛宣傳就業扶貧政策,提高政策知曉率,使貧困群眾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要認真總結本地就業扶貧工作經驗,及時宣傳推廣,提高新區就業扶貧工作水平。要深入挖掘就業創業脫貧的先進典型,堅定貧困群眾脫困信心,扶貧與扶志相結合,增強貧困群眾脫貧動力。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創新宣傳手段,增強宣傳效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引導社會各界重視支持和服務就業扶貧工作。
 
 


附件1
      新城就業扶貧工作月度進展情況匯報表

單位:(蓋章)      填報人:      聯系方式:             填報時間:
就業扶貧主要指標完成情況(當年累計數)
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人)   貧困勞動力             創業人數(人)   貧困勞動力技能        培訓人數(人)  
工作進展情況  
存在問題和建議  
下月主要工作安排  

   說明:本表每月17日書面上報。各欄大小、總頁數可根據內容調整。

附件2     新城就業扶貧實名報表

單位:(蓋章)         人社部門領導:             填報人:     電話:              
填報時間:20XX年 月 日

序號

姓名

所在新城鄉村

聯系電話

就業扶貧主要方式

就業、創業、培訓地址和單位

就業創業或參加培訓時間

就業工種培訓專業或創業方式

備注

07XXYYZZ0001

張三

灃西新城YY街鎮ZZ村

13966666666

轉移就業

西咸新區xx新城xx公司

201705

汽修工

技能培訓

08XXYYZZ0296

李四

灃東新城YY街鎮ZZ村

09XX-12345678

自主創業

西咸新區xx新城xx鄉xx村xx店

201703

個體工商戶

創業培訓

1200YYZZ0825

王五

空港新城YY街鎮ZZ村

09XX-87654321

技能培訓

西咸新區xx新城xx鄉xx培訓機構

201704

果樹種植

 

   人數說明:本表共上報人員XX人。
   填報說明:
   1.各新城每月17日上報本表,僅書面上報首頁,整表以EXCEL電子表格形式上報。書面上報首頁時,應在“人數說明”中填報本報上報總人數。
   2.“就業扶貧主要方式”欄從跨省轉移、省內轉移、公益性崗位、公益專崗、自主創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7種方式中選報一種。若當月參加培訓且實現就業或創業的,在該欄選填“跨省轉移”、“省內轉移”、“公益性崗位”、“公益專崗”、“自主創業”之一,在“備注”欄選報“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
   3.首次報送后,該人員“就業扶貧方式”未發生變化的,不再上報,若發生變化,則重新上報。重新上報時,繼續沿用原序號。
   4.“序號”欄為12位整數格式,前2位為本市編碼,第三、第四位為縣區編碼,第五、第六位為鄉鎮編碼,第七、第八位為行政村編碼,第九至第十二位行政村內貧困勞動力按登記先后形成的自然序列。各市編碼為西安市01,寶雞市02,咸陽市03,銅川市04,渭南市05,漢中市為06,安康市為07,商洛市為08,延安市為09,榆林市為10,楊凌區為11,韓城市為12。縣區、鄉鎮、行政村編碼由上一級人社部門規定,其中韓城市的縣級編碼為“00”。如07XXYYZZ0001表示安康市XX縣YY鄉(或鎮)ZZ村第一個登記的貧困勞動力。
   5.“就業創業或參加培訓時間”為6位自然數格式,前四位為年份,后兩位為月份。如201705表示2017年5月。
   6.其他各欄均設定為文本格式。
   7.上報本表時,去掉“填報說明”各項內容。


歸檔時間: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