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shù):次
“你個女娃娃,能扶個啥貧?”面對質(zhì)疑和不解,今年34歲的城里姑娘陳巖,硬是在3年的扶貧工作中通過“用心、用情、用力”的“六字真經(jīng)”幫助貧困戶脫了貧還樹立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班剛一年接到特殊任務
今年34歲的陳巖是個地地道道的城里女娃娃,從上學到工作,從沒離開過城市。
當記者在西咸新區(qū)灃西新城陜西微軟創(chuàng)新中心有限公司見到她時,便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張娃娃臉、扎著馬尾辮;上身穿著一件白色T恤,顯得干脆利落,渾身散發(fā)著青春活力。
陳巖說,2017年4月,作為技術骨干的她到公司上班第二年,便接到了一個特殊任務——“一對一”幫扶灃西新城馬王街道新莊村四組魏艷明一家。
“當單位領導給我說時,我完全是懵的,甚至連什么是‘精準扶貧’都不知道。”陳巖說。而通過幫扶資料她了解到,當年已71歲的魏艷明一家共有6口人:魏艷明老兩口,兒媳婦以及三個還在上學的孫子。
幾年前,魏艷明老人唯一的兒子因突發(fā)疾病身故。突如其來的變故,他和老伴兒深受打擊,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兒媳婦也因此一蹶不振。
看病住院的大額費用、三個孫子上學的花銷加上家中缺少精壯勞動力,使得全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剛開始接到幫扶任務的時候,我的想法很簡單,覺得無非就是到貧困戶家中去看看,逢年過節(jié)帶點東西慰問一下就可以了。”陳巖說。而當父母得知她要去農(nóng)村扶貧時,只搖著頭說了句:“你個女娃娃,能扶個啥貧?”
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歷的空白、對扶貧工作的一頭霧水、親人朋友的質(zhì)疑和不解……在這樣的情況下,剛結(jié)婚沒幾年的陳巖,便走上了漫長的扶貧路。
陳巖到魏艷明家里了解情況
用真心 多次上門談心 打開老人緊閉心門
態(tài)度半冷不熱,這是陳巖第一次入戶走訪時,魏艷明給她留下的印象。
“那天是村支書領著我一起去認門的,但老兩口好像都不熱情,問個啥也是遮遮掩掩,想說不想說的,我也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回想三年前初入魏艷明老爺子家的情形,陳巖仍歷歷在目。
而從魏艷明上下打量的眼神中,陳巖似乎讀出了“這女娃看著柔柔弱弱的,能扶個啥貧”的疑惑。陳巖說,在簡單的介紹與交談后,她的第一次入戶走訪便在尷尬和拘謹中匆匆結(jié)束。而隨后的幾次入戶走訪中,陳巖通過多次談心,終于了解了老人心門緊閉的原因。
原來,年輕時的魏艷明從河南來到當?shù)刈錾祥T女婿,從小爭強好勝的他通過努力在村里當了會計。而他的付出也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在村里還有很高的威望。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0年前,老人唯一的兒子因病不幸去世,這下家里不僅失去了頂梁柱,還留下了三個年幼的兒子。“大兒子今年19歲,還有兩個雙胞胎兒子才12歲,還在上五年級。”陳巖說,2015年承受不了失去兒子打擊的魏艷明突發(fā)腦梗,前后花了10多萬元才保住了性命。而老伴還長期患有慢性疾病,每月都要花費上千元的醫(yī)藥費。上有患病老人,下有正在上學的孩子,全家只能靠今年已40歲的兒媳婦打零工維持生計,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
而在聊天中陳巖得知,老人之所以對扶貧比較排斥,還因為內(nèi)心的失衡所致。“他兒子在世時,家里經(jīng)濟狀況還不錯,在村里還排在前面的。”陳巖說,而老人還當過村里的會計,突然成了貧困戶,心里一直難以接受。
陳巖與老人交談
用真情 奶箱里藏的300元 讓他們徹底成了“一家人”
陳巖說,和老人一次次談心,她得知了魏艷明一家六口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時;當她看見兒媳婦既要照顧一對7旬老人、操心三個兒子的學習,還要不停地外出打零工賺錢時,觸動特別大。
“看到這些情況,我的心慢慢被融化,特別是我也做了母親之后,這種感覺就變得更加強烈。”陳巖說。作為幫扶干部,當時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成為這個家里的一員,為他們做些什么,用一己之力幫助他們改善現(xiàn)有的生活狀況。
通過幾次陪老人閑話家常,陳巖得知看病報銷是魏艷明老人最為關心的問題后,她便立即學習相關醫(yī)療行業(yè)政策,為老人填寫了醫(yī)療救助申請,幫助解決了合療報銷后數(shù)額仍然較大的個人支付部分。
通過研究政策,陳巖得知灃西新城與西安和咸陽多所醫(yī)院已完成“一站式”醫(yī)療救助的簽約,老人以后在延安大學咸陽醫(yī)院住院看病不需要支付押金就可以實現(xiàn)“先診療,后付費”。同時也幫助老兩口辦理了慢性病認定,納入了新城慢性病管理,減輕了負擔,定期還會有醫(yī)生上門服務。
當她將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老人時,魏艷明止不住地激動。尤其是2018年春節(jié)前,她帶著米面油和牛奶等去看望老人,還自掏腰包偷偷將300元現(xiàn)金藏在了牛奶箱中。沒想到,老人發(fā)現(xiàn)后不斷打電話讓她將錢拿回去。
“最后我再上門時,老人關著門把我往外攆,說不把錢拿回去就不讓我進門。”陳巖說。無奈之下,她只好收了老人強行退還的300元,但之后老人一家卻完全接納了自己。
8月19日下午,當看著陳巖進門,行走不便的魏艷明急匆匆地從床上爬起來,一邊熱情地招呼著:“女子,你來咧?快屋里坐。”
用真力 多措并舉 貧困老人高高興興脫了貧
陳巖知道,替老人解決了醫(yī)療問題只是解決了后顧之憂,但真正讓這個家庭脫貧,還是要靠產(chǎn)業(yè)和就業(yè)。
魏艷明老人的兒媳婦今年40歲,身體健康但文化知識和能力欠缺,平時以打零工為主,收入無法保障。
為了讓她有一技之長,陳巖給她報名參加了灃西新城人社民政局組織的家政服務技能培訓。培訓結(jié)束后,老人的兒媳不僅在培訓期滿獲得了750元補助資金還得到了育嬰師資格證書,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育兒嫂。
“現(xiàn)在兒媳婦在西安上班,每月收入就有4000多元。”魏艷明高興地說。
今年,魏艷明的大孫子高職畢業(yè),陳巖又積極聯(lián)系工作單位,并推薦他參加了電商培訓,目前已經(jīng)進入工作崗位,開始上班。
此外,一對雙胞胎小孫子目前還屬于義務教育階段,陳巖便幫他們聯(lián)系學校以及教育部門給予其相應的餐食補助和雜費減免;通過新城人居環(huán)境提升工程,對后院的露天旱廁進行了改造,并補助了1000元。
2018年11月,在陳巖的幫扶下,魏艷明一家終于脫了貧。然而,她還是一如既往,每月都會去老人家里兩三次,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助的。
“陳巖這女子好,扶貧工作做得細致,我滿意得很,我們在一起跟一家人一樣。”提到陳巖,魏艷明老人贊不絕口。而他,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陜西微軟創(chuàng)新中心有限公司技術部長牛耕說,他們公司共有9名“一對一”幫扶干部,陳巖雖然年紀小,但工作認真細致,盡心盡力,扶貧經(jīng)驗值得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