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清晨,路上行人稀疏,掃帚與路面接觸的“唰啦唰啦”聲,從遠處有節奏地響起,張愛俠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一把掃帚,給了信心
丈夫需要照顧,果樹需要料理,看似整日忙碌,終究沒有多少收益,只能靠親戚接濟。提起過往,張愛俠眼眶濕潤,眼淚順著皺紋縱橫,手中的掃帚,握得更緊。
考慮到實際情況,鎮上為其安排了公益性崗位,負責村中一條500米長的南北主干道和東西兩條街道清掃保潔,每天工作八小時,上午清掃,下午保潔。
夏收時節,最是忙亂,張愛俠所負責區域,并未見莊稼晾曬、秸稈散落。東西街道兩側,花壇正在整修,也無雜物堆放。看似簡單的工作,她做得很用心,在多次評比中獲得最干凈路段,受到鎮村兩級表彰,這讓她覺得自己還有些價值。
一把掃帚,帶來變化
在張愛俠看來,從事公益性崗位,掃的不僅是路,更是掃走了愁苦,掃出了變化。
低保享受了,她和丈夫每人每月各領400元;分紅到位了,領到新城發放的1200元產業分紅;救助到位了,疫情期間,幫扶干部幫忙申請到3000元臨時醫療救助資金;住房改善了,椽頭年久失修、腐朽漏雨,鎮上進行了修繕加固,房頂鋪設了彩鋼瓦;醫療到位了,簽約醫生定期上門,為她們檢查身體。
上個月,張愛俠又漲了工資,從原來的每月600元漲到800元。幫扶干部張國庫,是南位鎮社會事務辦主任,圍繞清掃保潔工資較低,向上級進行反映,最終,南位鎮55個公益性崗位,每月工資都增加了200元。
心性使然,加之鼓勵,清掃保潔,愈發賣力。走在路上,只要看見垃圾雜物,張愛俠都會撿拾,不管是不是自己負責的區域。她的丈夫,雖然行動不便,在鍛煉過程中,也會幫忙撿拾,不管是不是愛人負責的區域。
在張國庫眼里,張愛俠不等不靠,能往回刨一點是一點。工作單位和幫扶點離得近,張國庫一有空就來,幫忙打掃衛生,詢問生活情況,也經常為張愛俠、毛慶社寬心開導,再大的困難有政府,要有信心。
前兩天,張愛俠在愛心超市用愛心積分卡兌換了一袋面,50斤的,談及這些,臉上泛出喜悅。幫扶干部每月會檢查貧困群眾精神面貌和家庭衛生,如果狀況良好,每次發放20個積分,1個積分相當于1元錢,可以在愛心超市兌換米面糧油、日用百貨等生活用品。
收入渠道變多,又有各種激勵,下一步,村集體還會發展生態農業,帶動就業,進行分紅。回想生活變化,未來也有盼頭,張愛俠緊繃的臉上流露出一絲釋然。轉瞬,想到愛人的慢性病需要長期吃藥,又是一筆不小開支,不由自主間,她的眉頭又皺起,眼睛望著遠處,沉默著沉默著,隨后,又低頭看手中的掃帚,用力握了握,眉頭漸漸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