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張朝軍是灃西新城釣臺街道西張二村人,今年63歲。幾年前,張軍朝家里的日子貧窮、艱難。2017年,灃西新城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精準識別,張軍朝父子倆被列入貧困戶。
眼下,他與兒子每月有3345元的收入足夠生活。張朝軍說:“現在一切都很好。” 記者 緱青翠 文/圖
全心全意照顧生病妻兒
無法增加收入
在張軍朝印象里,有幾個年份令他永生難忘。
1984年他的妻子臨盆,妻子懷的是雙胞胎。他家大兒子出生后,老二出生,醫生出來神情沉重。后經檢查,老二先天患有小兒麻痹。
隨后,他帶著老二張旭江四處奔波尋求治療。“治療進行到第8年,醫生說讓我們回家吧。”1992年,張軍朝滿懷愧意帶著兒子回了家,從此妻子在家貼身照顧老二,養育老大。張軍朝忙完地里四處打零工,維持一家生計。
2011年,他的妻子忽然癱倒在地,隨后妻子被診治為腦梗,行動不便,無法自理。他開始晝夜不分地連軸轉,同時照顧妻子與兒子衣食起居,有時還要用中午兩三個小時打零工補貼家用。2016年,妻子最終因疾病離世。
在妻子患病到離世期間,大兒子娶妻成家。張軍朝為減輕大兒子負擔,堅決與其分家。“咱一輩子就為了娃好,我跟老二現在這樣覺得挺好,我能動的一天,我就不愿意和老二拖累老大一天。”
全方位的脫貧幫扶政策
為家燃起希望
2017年,張軍朝和張旭江的生活迎來改變。
當時,灃西新城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精準識別,張軍朝父子倆被列入貧困戶。扶貧干部四處聯系,為張軍朝在一家企業謀到一份保潔員的工作,只要活干完就可以回家。
張軍朝無比珍惜這份工作,“我很多年沒有固定工作了,政府和公司待咱不薄,今年工資漲到2200元了。”從此,他每日早晨6點多起床,為兒子準備好菜夾饃放在旁邊。兒子還沒醒,他就匆匆趕到公司工作,前前后后三個小時不停歇,他就可干完所有活兒回家照顧兒子。
張軍朝父子倆先后享受了就業扶貧、健康扶貧以及“四方協議”。鄉醫每周為父子倆檢查身體,釣臺衛生院每月會定時上門為他們檢查身體,一年為他們做兩次體檢。早在2018年,僅經過兩年幫扶,張軍朝家就脫了貧,他從未擔心生活又返回原點。“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么。”他笑著說。
眼下,工資加上每月的低保,以及殘疾人補貼,張軍朝家每月共有3345元收入。他對眼下生活很滿意,他為兒子鋪上了色彩明亮的床單,打開朝著外面的窗子,將扶貧干部送來的合影擺在最顯眼的地方,手邊的醫藥箱里放著一些感冒藥、創可貼等藥品。
建立脫貧攻堅長效機制
為群眾吃下“定心丸”
2019年以來,灃西新城扎實開展“一補兩送一議”、脫貧人口“回頭看”、問題整改、防返貧預警監測、爭先創優等10項重點工作。為600戶脫貧戶購買“助農保”,有效保障脫貧戶利益。兌現149戶脫貧戶項目帶動分紅21.39萬元。落實348戶“四方協議”分紅104.4萬元。補助193戶產業扶持資金5.7萬余元。目前灃西新城共有兜底保障戶142戶、脫貧穩定戶456戶。全年貧困戶無新增、脫貧戶未返貧。
2020年,灃西新城將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扎實開展“三排查三清零”工作,全力解決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扎實就業產業幫扶,切實增加貧困群眾的經濟收入;建立健全帶貧益貧長效機制,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為群眾吃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