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5月21日午后,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大王街道鑿齒南村村民閆濟遠正在搖椅上閉目養神,頭頂是成蔭的葡萄藤蔓,腳下的紅色百合開得正好,一旁籠子里的3只鸚鵡叫得正歡。
閆濟遠76歲,從校長崗位上退休后,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和老伴一起侍弄花草。
這個約100平方米的小院,一半位置都讓給了植物。花有繡球、牡丹、君子蘭;樹有核桃、棕櫚、銀杏、柿子,蔬菜有佛手瓜、西紅柿。林林總總的草木花卉蔬菜水果約有30種。閆濟遠熱情地介紹著,“大門口還有一棵臘梅樹,我這里是一年四季有花。”
2019年,閆濟遠家旱廁改水廁,還引進了自來水、天然氣,做飯、洗澡更加方便。這院房子蓋于1997年,在他的精心維護下,絲毫不見頹敗,反而舒適美觀、生機勃勃。去年,他家被評為村上的“美麗庭院”戶。
“都說故土難離,現在居住環境越來越好,孩子們叫去城里,我離開三天就開始想家。”閆濟遠笑著說。
鑿齒南村現有人口1450人,406戶。村內街巷五縱六橫,呈棋盤狀分布。家家青磚白墻,整潔美觀。道路一律硬化過,兩旁種著桂花樹。今年8月,灃西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用后,村里的污水將實現凈化循環利用。
鑿齒南村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佛光寺、道安寺遺址、貞節牌坊、三圣母宮院、閻氏老宅、閻氏宗祠等文化歷史遺跡遺址遍布村子。2015年,鑿齒南村獲得“國家級文明村”稱號。
“從2017年開始,灃西新城著力挖掘鑿齒南村的歷史文化資源,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灃西新城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張福武說,針對鑿齒南村的特點,在公共設施、歷史文化遺存、自然風光等方面,將恢復重建32個景點。
“到時候,結合了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優美開闊的田園自然風光、鄉情濃郁的民風民俗等特點的村莊,就具備了發展鄉村旅游的條件。”張福武說。
目前,鑿齒南村已經和專業民宿公司建立合作,雙方將共用打造50戶民宿,帶動村民發展民宿產業,提供住宿、飲食、觀賞、游玩等服務項目。村里還引入3家企業,種植苗木花卉,把高標準農田打造成具有區域吸引力的鄉村旅游項目,同時,還能發展壯大村集體收入,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從“美麗鄉村”到“美麗經濟”,鑿齒南村整合自身優勢,打出文旅融合發展“組合拳”,朝著美好生活邁進。
(陜西日報記者 侯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