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楊永化(右一)在空港新城韻達西安分撥中心工作。
扶貧政策讓王立興夫婦看病、生活有了保障。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扶志扶智,重點圍繞“鞏固提升脫貧成果”這一目標,激發脫貧戶持續發展致富的內生動力,穩定運行防返貧機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做到了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兩手硬”。
在長長的傳送帶上,分揀員楊永化拿起一個個包裹,認真細心地進行初次分揀。
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空港新城太平鎮棗坪村脫貧戶楊永化不能外出務工,在家里待一天就少一天的收入。正當楊永化心急如焚之時,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工作人員幫他在韻達西安分撥中心找了一份工作。
“我在這里上班離家近,每天可以回家照顧母親,工作穩定,收入又高,再也不用為生活發愁了。”楊永化高興地說。
今年40歲的楊永化與母親相依為命。去年,他在咸陽一家面館打零工維持生活。年初,受疫情影響,面館遲遲不能開業。沒有收入,楊永化一家人的生活難以為繼。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工作人員在走訪排查中了解到楊永化的實際困難后,立即組織收集周邊企業用工信息,幫他解決了就業難題。
“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聯系貧困勞動力,定向推薦轄區復工復產企業,開展‘一對一’幫扶,確保產業幫扶項目正常運轉。我們先后聯系韻達西安分撥中心、空港物業等10余家公司,介紹貧困群眾應聘上崗,安置54人就業。通過開發臨時性疫情防控公益性崗位,安排貧困群眾9人上崗。目前,已有684人就業,實現了有勞動力家庭至少1人就業,促進貧困群眾實現了生活有保障、收入不斷檔。”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工作人員汪煒說。
“大叔,您家的情況符合今年的政策,這是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您拿好。”“感謝你們多次幫助,感謝黨的好政策。”空港新城太平鎮西留村一組脫貧戶王立興拿著人社民政局工作人員韓娜送來的低保證激動地說。
2014年,王立興和妻子做著小生意,家庭有了收入,生活有了保障。然而,2018年初,王立興的妻子被查出患有宮頸腺癌,先后7次住院治療。花費了20多萬元的治療費用后,王立興家再次陷入困境。
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得知王立興家因病致貧后,立即上門了解詳細情況,為他家制定專項救助方案,民政醫療救助1.6984萬元,大額臨時救助1萬元。“去年7月5日,快要下班時,太平鎮一位同事打來電話說,王立興在醫院急需1萬元的臨時救助金,用來繳納醫療費。我立即對接相關部門,尋求解決方法。當天,財政局就將救助金匯入王立興個人賬戶。”韓娜清晰地記得那天的情況。
“太感謝了,政府臨時救助金救了我妻子性命。如今,妻子小病治療沒負擔,大病治療有保障。雖然家里暫時沒有經濟收入,但是你們給我送來了低保證,讓我可以安心給妻子治病。”王立興感激地說。
“我們在落實‘三排查三清零’問題整改工作過程中,以區內全體農戶為對象,堅決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重點開展了已脫貧戶、邊緣戶和無勞動力戶的入戶調查,確保每戶教育、健康、就業、產業政策落實到位,兜底保障做到應保盡保、應助盡助。目的是在徹底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基礎上,全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確保持久穩定脫貧。”空港新城扶貧辦副主任楊創說。
本報記者 孫金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