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脫貧攻堅 / 工作動態 / 正文

西安晚報:社區工廠 助貧困戶增收致富

微信圖片_20200403100218.jpg

疫情防控是特殊大考,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連日來,西咸新區涇河新城充分利用公益性崗位和就業扶貧社區工廠等,打出量身定制和穩崗就業的“組合拳”,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抓好脫貧攻堅,確保“防疫”“扶貧”兩不誤、雙推進。

量身定制 小小縫紉機圓了增收脫貧夢

伴著嗡嗡的機器聲響,縫紉機針頭迅速跳動,在她指尖飛舞間,很快,一個枕套就縫制好了。“這臺全自動縫紉機圓了我的脫貧致富夢,讓我有了實實在在的收入。”3月31日,西咸新區涇河新城涇干街道雙趙村脫貧戶張雪亮激動地說。

59歲的張雪亮幼時患病導致右腿殘疾,成家后,靠丈夫打零工勉強維持生計,后來,張雪亮又得了高血壓和其他慢性病,孩子讀了高中,原本就拮據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2017年,張雪亮家庭被涇河新城確定為貧困戶。

家庭的貧困不妨礙張雪亮有一副熱心腸,她經常在家用老式的腳踩縫紉機幫村民縫補衣服,但由于腿腳不便,老式縫紉機不好操作,她一直想要一臺全自動縫紉機。2019年,涇河新城人社民政局和扶貧干部幫她聯系到轄區陜西百年新業紡織品有限公司,對她進行系統的技能培訓。去年底,公司將一臺全自動縫紉機送到張雪亮家中,讓她在家加工枕芯和枕套,公司提供原材料,統一收購產品。

如今,張雪亮靠著這臺全自動縫紉機在家工作,每月增收近1000元。同時,她的丈夫徐光明也在涇河新城人社民政局的幫助下,被安置在公益性崗位,成為一名保潔員,每月也有1800元收入。夫妻倆都有穩定收入,孩子也已上大學,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滿懷憧憬。

穩崗就業 助貧困家庭順利“摘帽”

記者從涇河新城人社民政局了解到,陜西百年新業紡織品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就業扶貧社區工廠后,已有4名殘疾人通過量身定制縫紉技能培訓順利就業。

走進該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戴著口罩各司其職,一派忙碌景象。絎縫車間里,一位身穿白色T恤的小伙正在機器前嫻熟地加工被子。他是涇河新城涇干街道雙趙村北組村民高帥,已在這里工作兩年,是廠里業務骨干。進廠前,他在廣東打工,哥哥患重病后,為照顧老人和哥哥,他回了鄉。一時間,沒了固定收入,加之哥哥高額的治療費用和日常必需的生活開支,家庭成了返貧戶。

2018年,在涇河新城人社民政局的幫助下,高帥到陜西百年新業紡織品有限公司上班。高帥說,原來在廣東打工,生活開銷大,攢不下錢,離家也遠。現在進了社區工廠,離家近工資高,每月有6000多元收入。到了旺季,如果愿意加班,一個月能拿8000多元。兩年下來,高帥家庭順利“摘帽”,去年,他還買了一輛小轎車。

陜西百年新業紡織品有限公司胡中行廠長介紹,該公司主要生產加工紡織品面料、幼兒園床品、窗簾布藝等,采取“公司+基地+貧困戶”聯營模式,帶動周邊群眾就業。4月份,該公司還計劃開設扶貧專線(棉花加工線),至少可幫助30余名貧困勞動力就業。

據了解,近幾年,這家社區工廠吸納當地群眾就業80余人,其中9名貧困勞動力通過就業實現脫貧。截至2020年3月,涇河新城已有50家企業開發扶貧愛心崗位200余個,為貧困勞動力開辟了增收致富之路。 文/圖 記者于忠虎 呂聰

微信圖片_20200403100156.jpg


歸檔時間: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