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3月24日,脫貧戶黃東峰正在將草莓裝車。

3月24日,灃西新城馬王街道雙橋村的大棚里,草莓已經成熟。

2月25日,灃西新城大王街道的群眾正在播種。
記者 張江舟文/圖
2018年11月,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所有在冊貧困戶已全部脫貧。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幫助轄區群眾把日子越過越好,做到貧困戶不新增,脫貧戶不返貧,已成為灃西新城所有黨員干部裝在心里、拿在手上的頭等大事。
解決貧困問題需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灃西人既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干的。
從“草莓小白”到“草莓專家”
3月24日,本報記者在灃西新城田間地頭、大街小巷里見到的一張張笑臉,就是灃西新城帶領困難群眾用奮斗創造幸福生活、大步走向全面小康的最美詮釋。
春天的農村是美麗的,萬物生長、綠意盎然。當大多數農戶都在忙碌于春耕時,脫貧戶黃東峰正沉浸在豐收的喜悅當中。
3月24日,在馬王街道雙橋村,黃東峰正帶著幾位工人將剛采摘下來的草莓裝車。一盆盆個大飽滿、色澤鮮艷的草莓格外誘人。“一盆5斤,一斤10元錢。我種的草莓不打農藥,味道正,口感好,上市以后特別受歡迎。你一定要嘗嘗!”黃東峰笑著說。
前些年,黃東峰的祖父母和父母先后患上重病,一家老小的生計全靠黃東峰一個人外出務工支撐,家中的情況十分困難。在灃西新城扶貧干部和村里的幫助下,黃東峰開啟了自己的“草莓事業”。從一開始用竹竿搭建的簡易棚,到現在頗具規模的10座大型鋼架四膜棚,黃東峰完成了從“草莓小白”到“草莓專家”的身份轉變,他家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蓋新房、買小車,這10棚草莓一年能讓我掙20多萬元,現在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了。今年,我打算繼續擴大規模,爭取收入30萬元。”黃東峰說。
黃東峰通過勤勞致富,不僅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更成為當地知名的致富能手。而他,只是灃西新城通過發展產業,幫助轄區群眾增收致富的一個縮影。
產業扶貧是保證長期脫貧最有效的手段。據介紹,2019年,灃西新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新區各級脫貧攻堅會議精神,堅持“四不摘”,狠抓“三個落實”,以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為統領,以產業、就業為抓手,多措并舉,全力推進各項脫貧攻堅工作,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實現了貧困戶無新增,脫貧戶零返貧。全年累計為603戶脫貧戶購買“助農保”,有效保障脫貧戶利益;兌現149戶脫貧戶項目帶動分紅,共21.39萬元;落實348戶“四方協議”,共分紅104.4萬元;補助193戶產業扶持資金,共5.7萬余元。
從“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到全城群眾參與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脫貧攻堅工作不但要助力每一位貧困戶順利脫貧,還要做到貧困戶無新增、脫貧戶零返貧……在灃西新城,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雙橋村黨支部書記穆軍祥給記者講了一個不久前發生的感人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正是灃西新城的普通群眾。
今年2月初,雙橋村大棚草莓成熟采摘的時候,正逢疫情肆虐。草莓熟了得摘,不然就會爛在地里。但路封了、市場關了,成熟的草莓怎么拉出去,怎么賣,又能賣給誰?
就在這時,灃西新城發出了《踴躍采購滯銷生鮮農產品的倡議書》,得到了灃西新城普通群眾的熱烈響應。
雙橋村的草莓、西屯村的小青菜、大王街道的麥芹和茼蒿、莜麥菜……一時間,灃西新城的各種生鮮農產品就像大壩開閘放水一樣,迅速被放了出去,送到了轄區群眾的手中,解決了種植戶的難題。
“新城的倡議發出以后,我們村的草莓迅速被搶購一空。那些日子,我們全村組織了多輛面包車不停歇地給各個小區送貨。大家連著幾天沒顧上吃午飯,但心里都是熱乎乎的。謝謝管委會對我們農戶的關心,謝謝新城所有人!”穆軍祥說。
灃西新城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不能讓已經脫貧的群眾因為疫情影響遭受損失。在這一次共克時艱的戰役中,灃西新城全體黨員干部與廣大群眾齊心協力,用實際行動共同鞏固著我們的脫貧成效,令人動容。”
防疫脫貧兩手抓兩不誤
疫情防控期間,灃西新城防疫、脫貧兩不誤,嚴格落實落細各項工作要求,多措并舉助力貧困群眾春耕備耕、想方設法幫助脫貧戶就業。
為了進一步促進就業,灃西新城出臺了《灃西新城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交通補貼實施細則》等政策文件,減輕脫貧戶外出就業壓力,鼓勵就近就地求職就業。轄區貧困勞動力返崗復工率逐日呈上升趨勢,返崗率已超過80%。在最近開展的“2020年灃西新城網絡招聘服務月”活動中,灃西新城累計提供家政、保安等各類崗位千余個。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備耕正當時。疫情防控期間,灃西新城提前行動、主動作為,落實助農措施,保障農資供需,充分發揮產業扶貧110作用,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多頻次上門服務,解決春耕困難,為今年增收打下基礎。灃西新城各街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組織轄區群眾,特別是產業脫貧戶,搶農時,戰春耕,確保今年收成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