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脫貧攻堅過程中,有一位從等待“輸血”變主動“造血”的脫貧典型。他在依托幫扶政策的同時,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通過辛勤勞作,最終擺脫了貧困戶的帽子。他就是家住在灃東新城上林街辦黃家寨村的胡星,經歷了“先苦后甜”的他并沒有因為幼時的變故而氣餒,反而經歷了別人沒有經歷的困難,也讓他磨練了成熟的心智,通過不懈努力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單位的小能手,平時還組織朋友一起參加公益活動,幫助深山里的留守兒童。
胡星幼時父母離異,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家里主要靠著爺爺補鞋、賣花的微薄收入勉強支撐著。初中時,爺爺病重臥床,無法勞動,家中的頂梁柱倒了下來,親戚的日漸疏遠,周圍人的冷眼相對,讓他早早明白肩頭上的責任,要支撐起這個家,只有勤奮努力,用知識武裝自己,才會有出人頭地之時。
2017年,灃東新城吹響了脫貧攻堅的號角,胡星一家被納入貧困戶,為他量身定制的扶貧政策也接踵而來,通過就業扶貧,成為了一名市政設施巡查員。為了能在工作之余照顧爺爺,胡星接受了幫扶干部的建議,參加了灃東新城“扶貧+城改+代理財”的創新扶貧政策,一家三口搬進了嶄新的公租房小區,房子寬敞明亮,家電齊全,大大的改善了居住環境。
爺爺自幼教導他要自立自強,在新的生活工作環境中,他認識到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足夠優秀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席之地,他要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他人的認可,給自己和家人一個交代。在平日的管理巡查工作中,將轄區危險、隱患問題及時上報,避免了事故發生,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在2018年底晉升為一名部門小主管,連續兩年獲得了單位“防汛工作”先進個人,多次獲得表彰榮譽和獎勵金。此外,他還利用工作閑余時間自學軟件開發,目前正與某公司聯合開發巡查工作專用系統,同時他也在積極備考今年12月份的人力資源管理大專學歷。在灃東新城的扶貧工作幫助下,胡星一家人逐漸走上了小康路,一家人臉上的笑容又多了起來。
實現脫貧,除了政府幫扶外,更重要的是靠貧困群眾自身,激活自我創業熱情,自力更新。胡星就是這樣一個人,面對困難,沒有“等、靠、要”,而是敢闖敢拼敢創,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