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現在鋪地膜、種苗子都有專門的工具,簡單易操作,效率高,省時省力。像我這個5000平方米的大棚苗子,一上午就種完了。”3月5日,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綠康扶貧產業園負責人楊敏一邊忙碌著一邊向記者介紹。
記者看到,在綠康扶貧產業園里,工人們兩人一組用一個“神器”在地膜上種菜,一會工夫,一筐菜苗就種下了一大半。
“你剛才看到的‘神器’就是種苗器,使用它種苗快,省時又省力。當下正是春耕‘搶種’的關鍵時期,要及時把大棚內的菜苗種下去,再過幾天又要種大田菜,時間緊,天氣不等人呀!”楊敏笑著說。
楊敏,是灃西新城大王街道出了名的種菜能手、也是政府聘請的“土專家”。她從一田一棚起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經過多年發展,她成立了綠康農業合作社,注冊了“綠晟康”品牌,合作社被評為省級放心農產品示范單位,她還聯合附近種菜的姐妹成立了理事會,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
“綠康扶貧產業園是在政府的扶貧項目支持下建起來的,旁邊還有配套氣調庫等設施,帶動了61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分紅1500元,已連續分紅3年了。你看,旁邊這幾座大棚種植戶已經脫貧致富了。”順著楊敏手指的方向,記者來到種植戶的大棚前。
“前幾天,楊敏給我送來了有機肥、種子等,還指導種植技術。我去年有3座大棚,春季種豇豆、秋季種茼蒿、冬季種青菜。當時我還有些顧慮,種這么多蔬菜,如果賣不出去賠錢了怎么辦?楊敏堅定地說,你大膽地種菜,我包銷。在她的幫助下,我去年純收入6萬元,今年我再建了3座大棚,擴大了種植面積。像我們以前的貧困戶她幫助的有10多戶,現在我們都已經脫貧了,日子越來越好!”今年50歲的脫貧戶王東樂呵呵地說。
致富不忘鄉親。楊敏主動把村上23戶脫貧戶拉入自己的合作社,給他們提供全方位支持,沒技術手把手教,沒有種苗、化肥等,她統一采購送上門。她還定期組織大家培訓,自己懂的自己講,不懂的邀請技術專家講,隔三岔五還到地里去觀察蔬菜長勢。
疫情期間,楊敏給大王街道和衛生院共捐贈了750公斤鮮菜。提到捐菜的事,楊敏說:“在疫情防控期間,灃西新城農業農村局為我送來消殺物資,發了倡議,辦理通行證,建立銷售微信群,還幫我聯系對接銷路,可幫了大忙啦。他們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很辛苦,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應該的。”
說起以后發展,楊敏充滿信心:“把‘綠晟康’蔬菜做出品牌,還要培養兩個農檢員,再招兩個網絡員,建立蔬菜溯源追蹤管理系統,讓消費者買菜放心、吃菜安心,更要種出有良心的綠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