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3月10日下午,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窯店街道毛王村貧困戶何俠、正陽街道史村貧困戶張中子和南位鎮定周村貧困戶張小紅,同時領到了秦漢新城扶貧辦聯合愛心企業送到家門口的復合肥,在何俠和張中子家的果園里,葡萄樹已經吐出新芽,張小紅家的麥田里,麥苗青青長勢正好。
這一天,陜西匯豐高性能粉體材料有限公司為秦漢新城524戶貧困群眾捐贈的化肥,為大家的果樹和莊稼送來了“口糧”。抗疫不松勁,戰貧不停步,在持續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隨著復工復產復耕工作的全面推進,秦漢新城上下同心、深處發力,吹響了集中兵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多措并舉發起奪取最后勝利的總攻。
“國家政策是真的好”
村干部通知領化肥的時候,何俠正在毛王村自家葡萄園里忙活。
“多虧這幾年國家的政策好,不然這日子都不知道怎么過下去!”何俠最近的心思都在自家的三畝半葡萄園里,“政府不僅送來了化肥,還教我們怎么把葡萄種好,希望今年能有個好收成!”
正陽街道史村貧困戶張中子家的葡萄園里,幫扶干部張沖鋒正在指導張中子妻子孫淑玲給葡萄綁枝。張中子家的葡萄園4畝已經掛果幾年,2畝是剛栽植的新苗,種的都是戶太8號。
去年11月,丈夫趙忠團在給蘋果樹修剪枝葉時,不慎摔斷了手臂,磕掉了一顆牙,腿也受了傷,醫生讓他在家靜養幾個月,所以很多農活就落在了張小紅身上,她甚至還得替丈夫去附近的機械廠里頂班加工零件。
趙忠團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讓自己長時間賦閑在家里。南位鎮扶貧辦主任宇文晨說:“趙哥是個閑不住的人,積極向上,踏實肯干。”受傷前,趙忠團農閑時節四處找活干,平均一個月有三四千元收入,加上產業分紅等經濟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
宇文晨是趙忠團家的包抓干部,一有空就往趙忠團家里跑,和他討論產業致富的事,這段時間因受疫情影響,入不了戶,只能隔三差五給他打電話發微信:“安心在家養傷,有什么困難跟我說就行!”
但趙忠團不愿意總麻煩別人。趙忠團心里謀劃著做個大一點兒的產業,他說:“以前家里窮,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黨和政府幫我們渡過了難關,現在脫貧了,日子好過了,家庭越來越和睦,我們就想自力更生走上致富路,不再為國家添負擔。”
3月11日,定周村旭新花卉扶貧示范基地的三色堇開得正歡,張小紅和十來位村民正忙著澆水、除草、栽植幼苗。忙完自家的活,張小紅就到基地來務工補貼家用。
“除了務工有收入,我們在基地每年還有4000元產業扶貧收益。”張小紅說。大棚里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矮牽牛、孔雀草、美人蕉等嫩苗郁郁蔥蔥,張小紅和同伴們忙著育苗。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旭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娟妮說:“這批花草五一前能上市。”
“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
按照“經營主體+基地+貧困戶”模式打造產業扶貧基地,這一做法在秦漢新城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愈發凸顯,旭新花卉扶貧示范基地、潤物園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葡小淘生態葡萄苑等8個產業扶貧示范基地,通過承包生產、就業勞務、保底收益3種方式,實現了產業扶貧全覆蓋,帶動524戶貧困群眾增收,讓貧困戶真切感受脫貧攻堅工作帶來的實惠。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工作面臨最終大考。在轄區貧困群眾全部達標退出的基礎上,秦漢新城緊盯“防返貧零新增”目標,落實“鞏固提升、問題整改、預警監測”三項任務,堅持壓力傳導不減、結對幫扶力度不減、到戶到人政策不減和各級工作責任不減的“四不減”工作法,確保幫扶持續發力。
今年以來,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秦漢新城脫貧攻堅工作沒有停止步伐。
“要努力化解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壓實決戰決勝的責任和措施,確保脫貧攻堅不停頓、不大意、不放松,切實防止返貧和新增貧困現象發生!”在3月9日召開的黨委(擴大)會上,秦漢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占文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