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脫貧攻堅 / 工作動態 / 正文

秦漢新城打響脫貧攻堅總攻戰

3月10日下午,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窯店街道毛王村貧困戶何俠、正陽街道史村貧困戶張中子和南位鎮定周村貧困戶張小紅,同時領到了秦漢新城扶貧辦聯合愛心企業送到家門口的復合肥,在何俠和張中子家的果園里,葡萄樹已經吐出新芽,張小紅家的麥田里,麥苗青青長勢正好。

這一天,陜西匯豐高性能粉體材料有限公司為秦漢新城524戶貧困群眾捐贈的化肥,為大家的果樹和莊稼送來了“口糧”。抗疫不松勁,戰貧不停步,在持續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隨著復工復產復耕工作的全面推進,秦漢新城上下同心、深處發力,吹響了集中兵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多措并舉發起奪取最后勝利的總攻。


“國家政策是真的好”


村干部通知領化肥的時候,何俠正在毛王村自家葡萄園里忙活。

      扒土、除草、施肥、綁枝……何俠家的葡萄種了10來年了,她說:“因為受疫情影響,大家正為買化肥的事發愁呢,沒想到新城和愛心企業幫了我們的大忙!”


      2011年,丈夫李進遭遇車禍,20余萬元治療費迅速將這個普通農民家庭拖到了貧困戶的行列里,家庭重擔一下子壓在了何俠一人的肩上。除了照顧病床上的丈夫和患病的婆婆、撫養一雙兒女成長,何俠還得想著法子掙錢養家、還債,家里家外,沒有人替她操心。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后,在包抓干部的全力幫扶下,何俠一家日子慢慢好了起來,這個堅強的女人,臉上漸漸出現了笑容。如今,除了照顧家人和果園里的葡萄,何俠還利用空閑時間到家附近酒店打零工補貼家用。


“多虧這幾年國家的政策好,不然這日子都不知道怎么過下去!”何俠最近的心思都在自家的三畝半葡萄園里,“政府不僅送來了化肥,還教我們怎么把葡萄種好,希望今年能有個好收成!”

正陽街道史村貧困戶張中子家的葡萄園里,幫扶干部張沖鋒正在指導張中子妻子孫淑玲給葡萄綁枝。張中子家的葡萄園4畝已經掛果幾年,2畝是剛栽植的新苗,種的都是戶太8號。

       張中子一家5口,上有癱瘓在床的母親,下有兩個女兒,加上張中子夫婦文化不高、思想保守,沒有發展動力,以前家庭年收入只有四五千元。
     “貧困戶的心理很敏感,所以我們在落實各項幫扶措施時特別注重對他們的心理疏導,和他們一起分析致貧原因,在充分尊重貧困戶意愿的基礎上制定脫貧計劃,鼓勵他們靠雙手脫貧致富。”經過正陽司法所所長張沖鋒和同事們的努力,張中子夫婦改變了“等、靠、要”的思想,開始種植葡萄,又在葡萄地里套種了西瓜,家庭年收入提高到了3萬多元。
     “現在國家政策是真的好,所以去年又多種了兩畝葡萄。”張中子說:“如果我們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沒用!政府千方百計幫我們脫貧了,接下來要靠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越過越好!”
      扶貧先扶志,產業脫貧的種子,已在新城貧困戶的心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有什么困難跟我說就行”
    “蘋果和小麥各種了兩畝,收麥后再種一季玉米,一年能有幾千元收入。”這幾天,南位鎮定周村貧困戶張小紅也在忙著給自家果園里的蘋果樹松土、澆水、除蟲,給麥田里的麥苗澆水、除草、施肥。


去年11月,丈夫趙忠團在給蘋果樹修剪枝葉時,不慎摔斷了手臂,磕掉了一顆牙,腿也受了傷,醫生讓他在家靜養幾個月,所以很多農活就落在了張小紅身上,她甚至還得替丈夫去附近的機械廠里頂班加工零件。

趙忠團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讓自己長時間賦閑在家里。南位鎮扶貧辦主任宇文晨說:“趙哥是個閑不住的人,積極向上,踏實肯干。”受傷前,趙忠團農閑時節四處找活干,平均一個月有三四千元收入,加上產業分紅等經濟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

宇文晨是趙忠團家的包抓干部,一有空就往趙忠團家里跑,和他討論產業致富的事,這段時間因受疫情影響,入不了戶,只能隔三差五給他打電話發微信:“安心在家養傷,有什么困難跟我說就行!”

但趙忠團不愿意總麻煩別人。趙忠團心里謀劃著做個大一點兒的產業,他說:“以前家里窮,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黨和政府幫我們渡過了難關,現在脫貧了,日子好過了,家庭越來越和睦,我們就想自力更生走上致富路,不再為國家添負擔。”

3月11日,定周村旭新花卉扶貧示范基地的三色堇開得正歡,張小紅和十來位村民正忙著澆水、除草、栽植幼苗。忙完自家的活,張小紅就到基地來務工補貼家用。

“除了務工有收入,我們在基地每年還有4000元產業扶貧收益。”張小紅說。大棚里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矮牽牛、孔雀草、美人蕉等嫩苗郁郁蔥蔥,張小紅和同伴們忙著育苗。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旭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娟妮說:“這批花草五一前能上市。”

“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

       這段時間,張娟妮壓力有點大。
       旭新花卉扶貧示范基地是秦漢新城的一個扶貧項目。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需求量銳減,大量三色堇等鮮花積壓在基地花棚里賣不出去,造成的損失將影響基地循環發展和貧困戶穩定增收,張娟妮心里焦急。
     “待售的三色堇和矮牽牛還有約40萬盆,如果不及時賣出去,花期一過,會有30多萬元的損失。”張娟妮正在千方百計找銷路。

       旭新花卉扶貧示范基地占地面積150畝,建有鋼架大棚27座,主營花卉苗木繁育、栽培、種植、觀賞及銷售,按照秦漢新城“經營主體+基地+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基地充分發揮產業扶貧示范帶動作用,吸引了20多位周邊村民務工,同時帶動26戶62名貧困群眾,通過入股分紅、勞動就業等途徑實現增收脫貧致富。
      南位鎮定周村村委會主任馮繼峰也幫著張娟妮想辦法,他說:“旭新還給村里的11戶貧困戶每年每戶500元補助,為脫貧攻堅作出了很大貢獻。”


按照“經營主體+基地+貧困戶”模式打造產業扶貧基地,這一做法在秦漢新城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愈發凸顯,旭新花卉扶貧示范基地、潤物園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葡小淘生態葡萄苑等8個產業扶貧示范基地,通過承包生產、就業勞務、保底收益3種方式,實現了產業扶貧全覆蓋,帶動524戶貧困群眾增收,讓貧困戶真切感受脫貧攻堅工作帶來的實惠。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工作面臨最終大考。在轄區貧困群眾全部達標退出的基礎上,秦漢新城緊盯“防返貧零新增”目標,落實“鞏固提升、問題整改、預警監測”三項任務,堅持壓力傳導不減、結對幫扶力度不減、到戶到人政策不減和各級工作責任不減的“四不減”工作法,確保幫扶持續發力。

今年以來,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秦漢新城脫貧攻堅工作沒有停止步伐。

“要努力化解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壓實決戰決勝的責任和措施,確保脫貧攻堅不停頓、不大意、不放松,切實防止返貧和新增貧困現象發生!”在3月9日召開的黨委(擴大)會上,秦漢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占文強調。

總攻已經打響!
       1月21日,秦漢新城印發關于“一查一補兩落實”工作通知。受疫情影響不能入戶,扶貧干部就通過國辦系統大數據分析、電話、微信、村兩委干部掌握情況等方式,摸清貧困群眾的各類需求。
     “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我們將繼續在抗疫情、保就業、穩收入上下功夫,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確實鞏固脫貧成果。”面對疫情帶來的新挑戰,秦漢新城對疫情防控期間的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詳細安排,新城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通過分類幫扶、日常監測、常態督導三項措施,精準施策,常抓不懈,確保不出現返貧新增,不斷鞏固脫貧成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歸檔時間: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