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我屋捐200元!他爸是老黨員,咱屋是貧困戶,黨和政府幫過我們,咱要知道報恩呢!”
近日,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郭村貧困戶張全鋒的母親李彩蘭主動來到村上為疫情防控捐款,考慮到老人的生活境況,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強國婉拒了這一愛心捐款。
捐款被拒絕后,過了幾天,李彩蘭老人又買了一大袋梨送到了村上的疫情防控執勤點,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收入穩定,心里知足
張全鋒是底張街道的清掃員,專門負責郭村道路的衛生打掃,干了近三年。
張全鋒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負責的道路雖然只有300米長,但他每天早晚兩次都會盡職盡責地干好。此外,張全鋒還在轄區基建上打些零工,一年下來總共能掙一萬多元。
得益于2017年空港新城安排轄區貧困家庭勞動力全部就業的暖心政策,張全鋒的妻子王亞靜在空港新城城服公司做保潔工作,每天工作8小時,月收入1800元。
因工作地點離家近,王亞靜中午還可以回家休息兩個小時,給張全鋒做頓可口的熱乎飯?!耙咔榘l生后,很多打工的都歇著了,我們倆口子的活兒沒太受影響?!惫べY能照常領到,生活沒有受到過多影響,王亞靜很知足。
過去:貧病交加,天都快塌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2017年,空港新城精準識別出轄區貧困戶178戶429人,張全鋒一家就是被建檔立卡、納入西安市表格管理的扶貧對象之一。
張全鋒一家
當時張全鋒一家五口人中有四個得病,妻子有糖尿病,倆老人年過七旬,母親有高血壓、腦梗、冠心病,父親也是腦梗,不能干體力活兒,日常生活得靠老伴兒幫忙,張全鋒自己也患有慢性病需長期服藥。住的房子漏雨、裂縫、掉渣,兒子輟學在家,一家僅靠低保和種莊稼過日子。
“兒子發病時在家里亂打亂砸,弄得家里不成樣子。那時一家子全是病人、閑人,掙不來錢、治不了病。感覺天都快塌了,想死的心都有了……”提起幫扶前的困窘與無助,張全鋒的老母親一度哽咽。
多措幫扶,主動摘帽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按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空港新城特別為張全鋒一家制定出“健康扶貧+就業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兜底保障”的幫扶計劃,并建立新城、街辦、村三級聯動的結對幫扶機制,多措并舉全面改變和提升張全鋒家的生活狀況。
空港新城幫扶干部蘇吉余和底張街道包村干部張樂在過去三年一直如家人般關心和幫助著張全鋒一家,即便自身崗位調整了也未曾斷過。
2017年時,張全鋒的兒子張創帥輟學在家。為此,蘇吉余、張樂與街辦和村干部多次上門勸說,張創帥才繼續返校讀初三。初中畢業后,他們又再三做工作,說服張創帥上了西安的技校學電氣焊技術。
這期間,新城、底張街辦、社會慈善協會等給張創帥發放、兌現各類補助近萬元,學校還減免學雜費、給予生活補貼。如今,張創帥在學校學的很認真受到多次表揚,還有機會去廣東和安徽等地實習工作。
張全鋒作為家里的頂梁柱,經過醫院專業的治療以及藥物鞏固,疾病有了很大改善。張全鋒個人的治療費、醫藥費報銷比例很高,原本沉重的負擔減輕了不少。全家人除定時免費體檢外,還辦理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商業補充保險、慢性病補助等,僅健康扶貧這一項,這幾年就省了8萬多元。
修整后的張全鋒家
“有困難就提,有事兒就說!”這是空港新城、底張街道包村干部以及村干部經常掛在嘴邊的話。發低保、辦殘疾證、屋頂做防水、房子里外粉刷、旱廁改造;春天進果園剪枝、桃子滯銷時主動幫忙找銷路;天冷時送電暖氣、被褥等……類似這樣的大事兒小事兒很多。張全鋒的老母親感激地說:“新城的、街辦的領導今兒個你來看、明兒個他來問,黨和政府對我們關心很、關心很!”
比起三年前,張全鋒一家可以說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人均年收入從1500元提升到1.3萬元,一家人的臉上有了笑容,日子也更有奔頭了。2018年9月,張全鋒一家最先向底張街辦包村干部提出“摘帽”要求;郭村面臨拆遷,張全鋒一家又提出要第一個報名配合村上拆遷工作。
“國家脫貧攻堅,不僅徹底改變了張全鋒一家的經濟狀況,而且改變了全家人的精神面貌,讓他們對以后的生活充滿了勇氣和力量?!闭勂鸸ぷ鞒尚?,空港新城幫扶干部蘇吉余這樣說。
不善言辭的張全鋒說:“很知足,我要繼續加油干!”樂觀向上的張全鋒一家也先后獲得底張街道脫貧示范戶、西安市“脫貧”幸福家庭、空港新城勵志脫貧戶等榮譽稱號。
張全鋒一家的變化,是空港新城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的具體縮影。正是因為新城上下所有幫扶干部細致周全的服務、不打折扣的政策落實,才實現了轄區貧困戶們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幸福生活。
據空港新城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計,2018年底,新城所有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全部達標,并完成脫貧退出。2019年,空港新城全年無新增戶、返貧戶,貧困戶全年人均收入為13769元,較2018年提升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