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首頁/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脫貧攻堅 / 工作動態 / 正文

陜西日報:讓群眾感受新變化、過上新生活

作為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在招項目、引產業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以產業化增加收入、以城鎮化改善環境、以文明化引領生活,深刻改變區域社會風貌,造福一方百姓,讓農業興,讓農村美,實現農民收入水平、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大提升、大轉變,農民變居民!

“我要變美”

深冬的夜晚寒氣逼人,但底張街道師家寨村的廣場上卻熱鬧歡騰。不少村民雷打不動地在廣場集結,伴隨著歡快的舞曲翩翩起舞。廣場舞在健身娛樂的同時,裝點了自己的生活。

王大爺的老伴兒也加入了這支廣場舞隊伍。“原先我老伴一天就窩在家里看電視打發時間,自從迷上了廣場舞,每天吃完晚飯后,都要跟著一幫老太太在廣場上扭上一段。這農村老太太也趕上時髦了。”王大爺開心地說。

為了徹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2019年,新城以村莊清潔行動為先導,以農村垃圾、污水、廁所“新三大革命”和美麗鄉村建設為重點,投入2400萬元對5個示范村天然氣、道路改造、綠化、美化等基礎設施進行提升,11個村生活污水治理、23個清潔村莊全面完成,22個村子通上了天然氣,空港農村變得凈美亮麗。

鄉村振興就是要農民富裕。新城按照“南菜中果北花”的產業布局,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培育太平紅杏、太平大棗兩個特色品牌,大力發展家庭農場、農村旅游經營戶、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示范園、電商示范戶等新型經營主體。不斷盤活集體資產,完成58個村集體清產核資、股份經濟合作社登記頒證,鼓勵大石頭村、邊方村與文旅公司合作,共同開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試點,創出增加集體收入,壯大集體經濟的新路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10%以上增長。

“我要上樓”

“我們村啥時候拆?有沒有個具體時間?能不能給個準話?”老鄉的三連問,空港新城自然資源局負責拆遷的同志一時不知該怎么回答。未拆遷村鎮的不少村民還專門在新城官網留言,咨詢拆遷計劃安排情況,要求加快拆遷進度。比起底張、北杜拆遷初期的艱難,如今空港老百姓對待拆遷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

新城在征地拆遷中,同步實施回遷安置社區建設,目前已經建成空港花園社區、幸福里社區、空港陽光社區3個安置居住型社區,每個社區都配備了服務中心、醫療中心、幼兒園學校和文化公園。“四大標配”滿足了入住居民的生產生活需求,實現了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把社區建好了,還要管好、服務好群眾。新城堅持“服務跟著群眾走”原則,創新設立“辦社合一”的便民服務站,首次將公安、工商、物業等單位整合進服務窗口,辦理事項從原來的四大類34項增加到目前的九大類78項;首推窗口無否決權服務、周末及節假日延時服務,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積極推進“三服四化”便民服務改革試點任務,最大限度實現“一門集中式辦公、扁平開放式服務”。

每拆一個村前,新城都會組織村民到建成的社區“一日游”,讓群眾親眼看看將來入住的小區,親身感受未來的生活。

為了保障回遷群眾的收入來源,新城創造性地提出了“五金”保障體系,即征遷補償有現金、閑置住房有租金、商業運營分股金、培訓就業掙薪金、養老統籌保障金,讓老百姓心中的美好生活有了底。

如今,幸福里社區的書畫社、圖書館、紅色會客廳、多功能舞蹈室每天都排得滿滿當當;“辦社合一”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讓老百姓不出小區就可以辦理日常事務;家門口的早市、晚市,極大地滿足了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

親眼看到未來的“好日子”,老百姓對拆遷的期盼越來越強烈。2019年,新城迎來拆遷“峰值”:體量最大——拆遷群眾1.1萬人,速度最快——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任務,質量最優——村拆遷零遺留,沒有釘子戶。

“杏賣給誰”

“以前,主要是銀川客(果商)到咱鎮上收購杏,然后再把杏賣到新疆等地,價格壓得低。現在新疆客、廣東客直接來到咱地頭看杏給價,少了中間商,賣價比以前就高。”談到今年果子豐收,太平鎮竹范村村民王雙旗這樣說。因為成熟的太平杏品質好,但不宜保存,為了能一次成交,市場上出現了互相比價,價高者得的場景。

筑巢方能引鳳,得益于杏花節的推廣帶動,2019年太平鎮的杏全部脫銷,還賣上了好價錢。“以往七八毛錢一斤的杏,今年混著賣都能賣一塊多。品質好的杏,走電商平臺能賣到兩塊多、三塊錢。”太平鎮黨委書記郭斌說。

2015年,太平紅杏一路暴跌至4毛錢。電話那頭父母的嘆息,激起了王亞樓做好農村電商的雄心壯志。同年8月,在太平鎮電子商務辦公室的幫助下,王亞樓創辦了陜西自然出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鄉村振興相關產業政策的扶持下,他的電商生意越來越紅火,品類也從紅杏拓展到10余種農產品。如今,陜西自然出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年鮮果銷售額突破80余萬斤,年營業額達200余萬元,幫助太平鎮果農銷售水果70余萬斤,增收50余萬元。

結合自身農副產品優勢,太平鎮因地制宜,調動群眾發展致富積極性,加速電子商務與本地產業發展融合,逐步形成規模效應。如今,太平鎮電商、微商規模發展到300余家,通過電商將優質水果、涇陽茯茶、土雞蛋、特色中藥銷售到全國各地,為當地創收近千萬元。

得益于農村面貌的改變和人居環境的提升,2019年太平杏花節,吸引了近30萬游客觀賞游覽。客流就是商機。村民李建鋒借機在自家院子里開起了農家樂,光杏花節期間的收入就達到兩三萬元。近幾年,太平鎮圍繞萬畝杏花打造杏花節品牌系列活動,帶動了周邊鄉村旅游、農果采摘、水果電商等產業的發展,持續增加了農民收入。

更幸福的生活

空港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賀鍵曾多次表示:“我們的根本任務就是要讓這片土地發展起來,讓人民群眾共享空港發展的紅利。”

近年來,新城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狠抓產業融合發展、農村民生改善、精準脫貧攻堅、鄉村治理強基等“八大工程”,開工建設了總投資5.6億元、囊括22類大項目的鄉村振興民生工程,統籌城鄉發展,著力提升轄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年節將近,空港新城大石頭村的民宿近八成被外地游客通過網絡預訂;幸福里社區的回遷戶們領取了小區配套商業帶來的兩筆分紅;太平鎮電商服務中心外的特色農產品發往全國各地;涇河灣的千畝杏林正為新的碩果積蓄養分……

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宏圖正在空港新城漸次展開。

微信圖片_20200122102356.png


歸檔時間: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