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天是第34個國際志愿者日。國際志愿者日一般指國際志愿人員日,1970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組建聯合國志愿人員組織。為了敦促各國政府通過慶祝活動喚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從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事業,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為“國際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志愿人員日”(簡稱:國際志愿人員日)。

12月5日,“文明西咸·志愿服務大集”啟動儀式暨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國際志愿者日”活動在周陵街道周禮佳苑社區舉行。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孝,西咸新區黨工委宣傳部部長、文明辦主任周清,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許壽琨,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黨委宣傳部部長段鵬飛,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成,西咸新區灃東、灃西、空港、涇河4個新城黨委宣傳部部長和分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副部長,周陵街道黨工委書記張登偉,周陵街道辦事處主任羅啟超參加活動。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黨委副書記、文明委副主任許壽琨致辭

西咸新區志愿者協會宣讀倡議書

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孝講話

來自5個新城的15支志愿服務隊共270多名志愿者
在活動現場,15支志愿服務隊的270多名志愿者,為周邊群眾帶來了免費理發、家電維修、拍全家福、量血壓、配鑰匙、書畫義寫、扶貧義賣等30項志愿服務活動,涵蓋醫療急救、科普宣講、文明交通、應急消防、掃黑除惡、垃圾分類、治污降霾、文藝演出等與老百姓生活相關的方方面面。各種各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彰顯了“奉獻 友愛 互助 進步”志愿精神,志愿精神不僅牢牢刻在心中,更體現在行動中。
活動現場,不僅有精心準備的公益演出及志愿者服務
還有各種各樣有趣的游戲和禮物
讓我們繼續傳播“奉獻 友愛 互助 進步”的志愿精神吧!

攝影協會的志愿者為群眾拍全家福

義務理發每次都有不少群眾前來參加,理發師傅是周陵街道的志愿者,有著10余年的理發經驗,自己開有一家理發店,但每次轄區組織的便民服務義務理發活動,他都會在當天關了自己的店按時參加志愿服務,為的就是堅守那一份愛心奉獻的初衷!


義診也是非常受老年朋友們的青睞。健康衛生志愿者提供健康咨詢、應急救護培訓、測量血壓、監測血糖等服務,為大家講解養生知識,送來健康關愛。


手工串珠是周陵街道的明星項目之一,傳統手工藝品技能培訓是周陵街道為提高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就業能力,幫助轄區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增加個人收入,使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而開展的技能培訓。目前,已開展三期集中培訓和五期上門授課,部分貧困戶已經初步受益。




普法宣傳、鄰里調解、垃圾分類宣傳等也是常規的服務項目。轄區的和諧需要每位群眾的共同參與,我們也希望更多的群眾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中來,為“文明西咸”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陵秦之聲藝術團會員們按照群眾的心愿“點單”也開“吼”了,典雅細膩的唱腔、規范的道白,為此次活動增添了動人韻腳。
群眾“點單”志愿服務隊“接單”。周陵街道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延伸到田間地頭、農家院落、學校課堂、企業村(社區)等,筑造了一個個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成就夢想的文明“小站”,將周陵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打造成為距離群眾最近的“百姓之家”。
現在,走進周陵的美麗鄉村——司魏村、司家莊村、東大寨村等,不僅能看到處處入畫的美景,更引人注目的是隨處可見的文明新風。



農家書屋、文化廣場、鄉村公園,讓村民農閑時有了休閑活動的地方;理論政策宣講、培訓小課堂讓不懂政策、技術的有了學習的地方;“群眾議事會”、“愛心幫困”、“婦女兒童之家”讓出現矛盾糾紛、困難問題的群眾有了化解的地方……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建設過程中,周陵街道突出本地特色,統籌各方資源,結合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延伸到了群眾家門口。文明“小站”努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使群眾在參與中得到實惠、獲得精神滋養,增強了精神力量,讓美麗鄉村有了“顏值”,更有“氣質”。
志愿者開展的服務活動,是眾多西咸新區志愿者服務活動的一個縮影,更多的志愿活動,每一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
讓我們銘記志愿者們的付出,感恩他們的熱心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