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前年5月30日,當灃西新城國土資源與房屋管理局的干部陳平第一次來到馬王街辦客省莊村二組,看望自己的幫扶對象付榮時,開始還有點兒“小怕”——這個人比他僅小10個多月,還患有特殊慢性病和重度自閉癥,他擔心對方有暴力傾向;可稍稍接觸后他發現,對方目光呆滯,比實際年齡蒼老了許多,得知他已喪失勞動力,父母去世,又獨自居,陳平瞬間堅定了信心,決心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幫幫這個同齡“兄弟”!
通過多次深入貧困戶家中,與幫扶對象監護人、包村干部等溝通交流,陳平充分了解了付榮的情況。但幫扶首先要從“陌生”到“熟悉”,為了讓付榮真正把他做一個“好大哥”,他開始隔三差五地去付榮家,除了帶上好吃的東西,每次都會靜下心來和他耐心交流,同時引導他說話、洗碗、洗衣服,甚至教他在指定的地方上廁所,真正把他當作了“兄弟”和“孩子”一樣去照顧。看到他衣服臟且不合身,床上被褥破爛時,陳平及時為他購買了衣服及床上生活用品等,就這樣,慢慢地,在付榮臉上有了笑容,開始與他交流,還記下了他的名字。


在發現付榮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情況后,陳平還聯系了新城人社民政局及轄區相關養老院,將他送了過去。在養老院期間,陳平還隔三差五地看望,主動為其整理床鋪并打掃衛生,堅持每月帶他出去理一次發,一塊兒去市里走走。在養老院住了8個月后,付榮臉上的氣色慢慢好轉,性格也逐漸開朗了起來。
由于付榮的身體狀況,是其主要的致貧原因,因此,陳平就想帶他把病看一看,如屬殘疾,還可獲得國家的殘疾補助。去年7月11日的早上,他一大早便開車去客省莊村上把付榮拉去了長安區殘聯,緊接著又去了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醫生說,付榮已錯過0—6歲的最佳治療期,不過又說,只要耐心呵護,或許會改善一點生活質量,逐步向好的方向進展。最終,經過殘聯工作人員的鑒定,付榮的殘疾為一級,帶著他辦理完殘疾證和愛心長安通公交卡,回家時已經晚上七點多了,盡管很疲憊,但想到付榮又有了保障,便感到很是開心。
隨后,陳平又馬不停蹄的為付榮辦理低保、分類施保及“殘疾人兩項補貼”。如今,付榮第一季度的“殘疾人兩項補貼”已發放,每月將為貧困戶增加180元的收入。此外,他還前往咸陽秦紡醫院為付榮辦理特殊慢性病相關手續,為其申請農業扶貧補貼,看到付榮洗澡不方便時,還主動申請了殘疾人洗澡椅……可以說,陳平是打心眼里把付榮當做了自己的親人,一心在當好扶貧的“好大哥”。


多次前往付榮的住處,陳平發現他的房屋破舊不堪,院內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居住環境差得都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便主動花兩周時間幫助其清理門前、院內、后院雜草及垃圾,平整后院并打掃衛生及整理房前屋后雜物,還自己找來了專業施工隊,墊錢幫付榮家修繕好了漏水房屋,并進行了室內粉刷,安裝了排水管,經過他的一番休憩,付榮的家頓時煥然一新,完全沒有以往凌亂破敗的景象。
回顧一年多繁瑣而又頗為艱辛的扶貧工作,陳平坦言,的確跑了許多路,說了很多話,犧牲了自己的下班時間和一些節假日,更犧牲了跟家人團聚的一些時間,不過,當他看到付榮從精神到身體,從住房條件到經濟收入所發生的較大變化時,還是感到非常欣慰和滿足,尤其“是國家的扶貧政策是通過我落實到這個‘兄弟’身上的”,便更有成就感。
“其實我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扶貧干部應該做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扶貧干部,把黨的陽光雨露傳遞給貧困戶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陳平說,為了做好扶貧工作,哪怕付出再多,也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