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參加過培訓的貧困戶做出來的產品賣得很好,我也想學這門技術。”近日,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周陵街道李玉娟在手工藝品串珠編織技術培訓班上說。
36歲的貧困戶寧七絨家住周陵街道新莊村,是四口之家唯一的勞動力。幫扶干部結合寧七絨家的實際情況,為她在家門口安置了就近就業,并動員夫婦倆參加了精準扶貧培訓班。寧七絨高興地說:“早上我到藍波灣鮮花港做綠化工作,下午就在家里做彩色手工串珠,一天能做一兩個成品,有了額外收入,家里經濟狀況得到了改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周陵街道通過串珠技術送教上門服務,進行產業幫扶培訓,提高已脫貧戶和行動不便村民的自我發展和就業能力。
楊鮮菜是周陵街道五莊村村民,幼時因小兒麻痹導致腿腳不便,丈夫也因病致疾,家中87歲母親年老多病,前幾年孩子還在上學的時候,被列為精準扶貧對象。在幫扶干部真情幫助下,如今楊鮮菜家成功脫貧,丈夫和兒子被安置在工勤崗位上班,家里有了穩定收入。通過參加培訓,楊鮮菜掌握了大部分串珠手工藝品的基本做法,除了閑暇時在家里制作串珠工藝品外,她還主動跟著“送教上門”培訓班到各村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串珠技能。同時他還向村民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歷,號召更多人參加就業培訓,依靠勤勞的雙手走上致富道路。
“小創業帶動大就業,大就業帶動全脫貧”。在技能培訓工作中,周陵民政所采取“政企聯合、校地聯合”模式,開展烹飪、月嫂、育嬰、手工串珠等培訓,輻射帶動轄區24個行政村村民,既提高了脫貧戶和富余勞動力的就業技能,又為企業提供了所需的人才。
“除了脫貧戶,很多村民也主動報名參加培訓,大家的學習熱情非常高,老百姓精神面貌一天比一天好!”周陵民政所所長杜滿娟說。
在杜滿娟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周陵街道44戶登記在冊貧困戶,結合自身情況全部參加了串珠制作、烹飪等各類精準扶貧職業培訓,學到了一技之長,并影響到了更多非貧困戶村民參與進來。
“開辦市場營銷‘送教下村’手工藝品串珠編織技術等各類培訓班,讓貧困人口掌握就業技能,變‘輸血’為‘造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時也帶動了大量非貧困戶富余勞動力。”秦漢新城人社民政局培訓就業組負責人楊鵬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