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1月18日上午,秦漢新城渭城街道辦事處召開脫貧攻堅宣講暨脫貧攻堅工作安排會。會上渭城街道辦副主任王霞就四季度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同時對該辦三戶勵志脫貧先進事跡進行學習。

渭城辦共有貧困戶24戶56人;其中五保戶4戶4人,孤兒戶4戶4人,無勞動能力的低保戶4戶7人,其他低保戶12戶41人;共有殘疾人12人,在校學生14人;全部按相關政策及時發放了相應保障金和補貼。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通過幫扶責任人和貧困戶的共同努力,我辦24戶貧困戶全部順利脫貧。同時涌現出了陶德悅、王引強等脫貧勵志戶。

(一)、貧困戶陶德悅,是龔東村村民,今年19歲,三年前與渭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張亞紅結成脫貧攻堅幫扶對子,至此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陶德悅小的時候,爸媽就相繼離世了。她就和外婆及舅舅生活在一起,她總是對人說她忘不了外婆握著她的小手,拉扯著她這個苦命孩子成長的柔弱身影。
可是隨著外婆的年歲越來越高,看著外婆因為幾百塊錢找舅舅要時那糾結的表現,她至今都會心升酸楚。作為孤兒她開始害怕過年,害怕開學,生活費、學費、住宿費總是壓得她喘不上氣來。心痛不已,只能盡最大的努力去學習,只能用成績回報拉扯她的外婆。
2016年也許對許多人來說是平凡的一年,但是對陶德悅來說,是她重獲新生的一年。那一年,還在上學的陶德悅,因為馬上面臨著畢業、就業,卻對生活、工作感到迷茫、無助,不知道未來的路該怎么走。而就在這一年,精準扶貧工作全面鋪開,村干部、街道辦領導干部在走訪后,經過一步一步的民主評議,公示,陶德悅成為了建檔立卡戶。 街道黨工委書記張亞紅和她結成幫扶對子,在張亞紅幫助下陶德悅首先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南方石油公司接受了這個苦命的孩子,她的敬業也很快得到了公司領導的贊賞,工資從最初的2000元逐步提升至現在的3000多元,而且離家近方便照顧外婆的生活,給了她加倍努力的信心;2018年隨著產業工作的推進,入股秦漢園林公司參與入股分紅的固定收入也成為她脫貧的一個助力;截止現在一份穩定的低保,按照拆遷政策安置在望賢小區的一套安置房,更是使她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貧困戶王引強,男,現年55歲,視力四級殘疾,家住羊過村四組,渭城辦建檔立卡戶,2016年識別為渭城街辦精準扶貧戶,2018年實現脫貧退出;兒子王孟,現年20歲,2018年高考考入陜西省安康師范學院,低保貧困戶,月領低保金990元,住房為平房面積約70平方米,耕地1.5畝,家庭成員2人全部參加新農合及大病保險。
經過幫扶王引強安排村級公益性崗位(村級清掃員)月工資600元;1.5畝耕地現種植葡萄,2018年套種甜瓜,實現經濟收入2000元;2019年葡萄掛果收入4000多元,產業調整初顯成效。
王孟入學前夕,街道辦還組織合為混凝土有限公司等4家社會企業為其和渭城灣村學子宋俊(2018年高考考入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捐款13000元,并及時發放了貧困大學生一次性補助每名學生7000元,基本解決了王孟的學費問題。
宣講結束后,王霞指出,全辦扶貧干部要嚴格落實脫貧攻堅總體安排部署。加強宣傳引導要將勵志脫貧戶的方法、精神宣傳好,確保全辦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