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
西咸新區以“為民服務解難題”
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解民憂,暖民心
不斷提升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讓主題教育成果惠及群眾
就是西咸新區共產黨人的不變初心

今天陜西日報刊發報道
《向問題叫板 讓群眾叫好》
全文如下

“合療怎么報銷?”
“住房公積金現場能辦理嗎?”
……
10月18日,在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渭城街道玻璃廠三普東社區里,群眾圍著秦漢新城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的工作人員,咨詢相關業務的辦理流程。有的群眾現場就辦完了需要的業務。
一位辦理業務的老人高興地說:
現在的服務真是越來越貼心了,我們不用出小區就能辦這么多事。
送服務上門,是西咸新區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扎實做好“為民服務解難題”的一項舉措。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西咸新區以“為民服務解難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出富有特色的“1+3”舉措。
“1”是堅持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進一步強化基層組織建設;
“3”是社會服務管理綜合網格建設、“三服四化”便民服務改革、綜合執法指揮中心體制改革,讓主題教育成果惠及群眾,提升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堅守初心
解民憂才能暖民心
11月9日0時5分,北方初冬的夜里,氣溫已經很低了。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瑞凝村黨支部書記高宏章開著車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慢慢轉著,看著一切可疑的人員。與此同時,還有一支3人組成的黨員夜巡隊,也在瑞凝村的各條道路上緩慢地巡邏。
這樣的夜巡,在這里已經靜靜地開展了8年。巡邏人員最初由村里12個小組的小組長組成,后來逐年又增加了20多個村里的普通黨員。他們每3人一組,夜里不定時在村里巡邏,維護村子的安全。
為啥要有這樣一支巡邏隊?瑞凝村緊鄰的西咸新區涇河新城高涇大道,是涇河新城的一條主干道路,而村子四周都是田地,出入非常方便。便利的交通給村民帶來了一個小問題:前些年,村里偷竊事件時有發生,村民們多有抱怨。高宏章說,為了讓群眾能睡個安穩覺,我們當時就想出了組織各小組組長夜間巡邏的辦法。
夜巡的作用很快就顯現出來。最初兩三年,夜巡隊在巡邏過程中,時不時就會抓住進村偷狗、偷有年代的門墩石的人。每天不定時的巡邏,起到了有效的震懾作用。近兩年,村里又在各主要路口安裝上了攝像頭,更是為村子的安全增添了一道無形的保護網,村里再也沒有發生偷盜事件。
高宏章說:
黨員的初心就是為人民服務。對于咱們基層黨員來說,就是要把村子帶強,把村民帶富,給村民辦實事。黨員夜巡隊能堅持這么多年,贏得村民們的認可,就是我們村黨員踐行初心的一種體現。
辦實事,解難題
不斷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同樣是道路上的故事,在西咸新區黨工委組織部副部長、編辦主任車飛心中,還有一道新難題要解。
隨著西咸新區路網建設的完善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在一些人口密集地段,比如學校、商場附近,道路亂停車的現象日益凸顯,在交通高峰時段,很容易造成交通擁堵,影響了群眾出行。
“西咸新區在停車管理、運營、處罰等方面還沒有一套管理體系,管理職能方面還是空白。除了停車管理外,西咸新區還有哪些管理真空和職能交叉的地方?這是西咸新區實現托管、代管社會事務后面臨的新問題。結合主題教育,西咸新區黨工委把這一調研任務交給了西咸新區黨工委編辦。”車飛說。
針對這一問題,西咸新區黨工委編辦認真調查,摸清楚西咸新區目前的停車管理的具體難點,并拿出解決方案。目前,這個方案經西咸新區管委會研究,正在分工協作、組織實施,將推動西咸新區進一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上下聯動
直面問題立行立改
西咸新區要求黨員干部要把為人民服務記在心里,落實到行動上,更要把服務送到群眾的家門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在第二批主題教育中,西咸新區黨工委班子成員帶頭精選調研課題,各級領導干部立足職責和當前工作,按照“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今后怎么辦”的方向,圍繞西咸新區當前在城市發展、經濟增長、產業結構、改革創新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難題,深入一線開展調研。
目前,新區、新城、街鎮三級領導班子及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確定調研課題827個,開展調研2500余次。
有什么問題就改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改什么問題。圍繞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營商環境等方面,西咸新區將立行立改與長效機制相結合,切實讓群眾感受到政府城市治理的新成效。

以提升群眾辦事效率為突破口,西咸新區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著力構建新區、新城、街鎮、村(社區)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努力實現“上一張網,辦所有事”,5個試點改革街鎮便民服務大廳就建在小區里,零距離服務群眾。小到自動辦理老年證,大到辦理住房公積金,試點區域的群眾初步實現“能在村(社區)辦,不到街鎮跑;能在街鎮辦,不到新城新區跑”。
據統計,目前,西咸新區政務服務滿意率達99.993%,打造了新區政務服務的金字招牌。
特色黨小組
“小堡壘”發揮大作用
雞苗怎么養?什么時候該打什么疫苗?養大后如何賣……兩年前,對養雞一竅不通的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程家村貧困群眾程蒙蒙,在村黨支部致富之星黨小組張保權手把手幫助下,逐漸走上了脫貧的道路。
憑著開辦家庭農場和規模養雞的經驗,程家村黨支部書記張保權成為致富之星黨小組的一員,一對一幫扶村上的貧困戶。
隨著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城市化的進程,程家村被確定為禁養區。為了解決程蒙蒙的脫貧問題,村黨支部服務之星黨小組幫助他流轉土地,申辦低保;村黨支部青春之星黨小組為他的兒子提供務工信息,幫助就業。在大家的齊心合力下,程蒙蒙一家實現了脫貧。
張保權說:
我們根據農村黨支部黨員的實際情況,打破了按地域劃分黨小組的形式,將全村35名黨員按照年齡、從業經歷劃分為4個特色黨小組,充分調動了黨員服務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程蒙蒙的故事是特色黨小組服務村民的一個縮影。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程家村黨支部不斷拓展特色黨小組服務功能,指導黨員解決群眾身邊的難事、急事、家常事。在強化服務功能的同時,程家村黨支部更注重政治功能,組織黨員學思想、學理論,向群眾講精神、講政策,不斷筑牢政治堡壘。
“小堡壘”發揮大作用。基層組織建設是為民服務的基石。在梳理轄區內基層黨組織先進做法的過程中,西咸新區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一步下功夫整頓,確定了兩批共65個整頓對象,逐一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目前,第一批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已通過驗收,第二批已經進入驗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