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綠油油的小白菜種在魚缸里;品種為“花邊紫靈”的靈芝有車輪般大;茯茶的外面被一層冠突散囊菌“鍍金”……10月22日,第二十六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西咸新區主展區上,花卉、水果、蔬菜等6大類,共計100余種農產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本次西咸新區參展主題為“都市農業、美麗西咸”。整個展區風格現代開放,大畫面、多角度展示西咸新區現代農業、水利、脫貧攻堅工作成果。
近年來,在推進鄉村振興中,西咸新區利用自身區位優勢,既緊抓國際化大都市需求拉動的機遇,又利用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科技創新驅動,為資源要素的流動增加了驅動力。
融合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價值鏈升級

灃東八興灘多肉產業園里,游客正在觀賞多肉植物。 資料照片
位于秦漢新城的陜西丫丫秋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現已形成集萬畝秋葵種植、深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聯動示范項目。該公司副總經理吳曉惠介紹:“在產品開發上,我們研發推出丫丫—黃秋葵健康系列產品,有脆片、花茶、黃秋葵籽油等。除此之外,我們還做長產業鏈,推出秋葵生態觀光旅游開發經營、秋葵信息技術咨詢服務、秋葵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如今,我們的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今年的銷售額已達5000多萬元。”
秦漢新城處于西咸新區的幾何中心,以“面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老院子、花房子”五項產業為重點,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實施“五子”興業,著力打造田園生態示范新城。針對五大新城的不同特色,西咸新區堅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布局,融合現代科技,布局智慧農業,通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
灃東新城在生態農業、苗木花卉種植、綠色蔬果產業培育、現代農業科技園及生態林打造等領域實現專業化、智能化、規模化運營,助力田園城市建設。灃西新城著力構建農業教研、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三大產業板塊,打造美麗鄉村的鮮活樣本,探尋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
空港新城正在全力打造具有空港特色的美麗鄉村,已完成22個民生工程,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為農業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涇河新城將現代農業和文化旅游相結合,重點發展現代農業和食品飲料產業。
在當天舉行的簽約儀式上,西咸新區共簽約5個項目,涉及農產品加工、特色產業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設施農業建設五大類,總金額達3.7億元。
其中,百卡弗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在涇河新城打造的百卡弗西北地區總部項目,占地20畝,預計總投資約1億元,建設包括辦公樓、研發中心、食品衛生安全檢測中心、生產中心、進口食品西北倉儲中心以及基地配套功能設施。百卡弗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新鮮食品生產和蔬菜加工廠商。
該項目的落地,將對西咸新區現代農業提速增效、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產業帶動,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
第二十六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上,西咸新區共簽約五個項目,總金額達三點七億元。
現場精心設計的多肉盆景引得眾多游客駐足觀看。多肉植物因其呆萌的形象被愛好者們親切地稱為“肉肉”,深受人們喜愛。目前,灃東新城的多肉植物已經形成產業鏈條,培育出3000個品種。
西安灃東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規劃部部長孫金利說:“我們正在大力推廣多肉植物種植、民宿、農家樂等產業的發展。為此,我們專門聘請了設計師和花藝師,以廢棄水缸、陶罐等做裝飾,在灃東新城打造出16戶‘一戶小花園、一戶一景’特色庭院,既創造了美景,又飽含鄉土氣息。”
庭院花開醉不休,鄉村景美引客來。一幅幅庭院美圖持續“發酵”,八興灘美麗鄉村建設不僅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而且切實改善了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正在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升級。人們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質農產品以及“田園生態”的需求更加迫切。
目前,空港新城聚力鄉村振興已投資5.65億元,全力打造具有空港特色的美麗鄉村,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體驗型都市農業,成立了2個農家樂產業協會和58個村級經濟合作社,依托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獨特優勢,利用“兩中心”(旅游管理中心、咨詢中心)、“兩平臺”(旅客運輸平臺、電商平臺)發展民宿產業,已發展民宿、餐飲等企業400余戶,民宿產業年總收入8700萬元。
空港新城農業發展臨空特色更加明顯,鄉村更加文明和諧,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建設臨空型對外開放新高地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優勢產業的帶動下,西咸新區擁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市級7家,各類新型農民經濟組織395家,年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超2萬元,貧困發生率由0.47%下降到0.03%。
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人們正在第二十六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西咸新區展臺前品嘗涇河茯茶。
在展覽現場,記者還被一朵大如車輪的靈芝吸引了目光。陜西匯銘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培生,一邊給游客倒靈芝泡的水,一邊講解: “靈芝泡的水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你們嘗一下。”
這家公司位于灃西新城馬王街道,共種植了12畝靈芝,建了7座大棚,開發出靈芝盆景、靈芝切片、靈芝孢子粉等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如今,陜西匯銘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不僅吸納當地群眾在園區務工,還開辦靈芝生產技術培訓班,讓更多的農民掌握這項技術。馬培生說:“我希望靈芝種植產業能實現規模化發展,為鄉親們增收致富走出一條新路來。”
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茯茶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期。
冠突散囊菌,屬益生菌,是茯茶在特定溫濕度條件下,通過“發花”工藝長成的自然益生菌體,俗稱“金花”,又叫作“金珠”,具有較強的促消化、降血脂、溶解脂肪、調節糖類代謝等功效。
在陜西北極宮茶葉有限公司的展臺前,記者品嘗了這種茶。該公司市場開發部負責人岳源說:“我們公司成立4年來,一直著重于產品研發,突破了傳統工藝僅在茶葉上發花的局限,直接延伸至在任何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上發花,使其營養成分極大提升。公司在茯茶及冠突散囊菌研發與生產領域,擁有15項國家發明專利。”
在涇河新城,目前智慧農業、園藝花卉和茯茶飲品等優質產業呈聚集發展態勢,已入駐知名涉農企業20余家、茯茶企業38家,被授予“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及“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稱號。
在農業產業發展中,西咸新區通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優化都市農業空間布局,構建以特色優勢產業、農業品牌為支撐的現代都市農業產業體系,以高品質的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如今,西咸新區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綱,不斷夯實都市農業發展基礎,全面唱響鄉村振興主旋律,繪制靈動秀逸的西咸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