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shù):次
“醬香大骨頭”
飯店飄出致富香
本期的
《向祖國報告,我脫貧了》
小編帶大家走進
涇河新城高莊鎮(zhèn)高莊村脫貧戶
曹亞莉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三位,里邊坐,吃點啥?”“來份特色菜——醬骨頭。”9月24日中午時分,在涇河新城崇文鎮(zhèn)街道醬香大骨肉餐館里,10多張桌子上食客滿座,老板曹亞莉臉上洋溢著笑容,一邊熱情地招呼著客人,一邊在廚房里的忙活。愛說,愛笑,曹亞莉總給人以樂觀向上的印象。
而在2000年時,丈夫因病突然去世,家里的頂梁柱倒了,留下了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和一個患有精神障礙的大哥,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頓,曹亞莉卻堅強地挺了過來,精心照顧孩子和大哥。當時家里還住的是老式的土房子,年久失修,灰暗潮濕,經(jīng)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全家三口人,僅靠低保、殘疾補貼艱難度日,曹亞莉也不得不出門去打工,這個農(nóng)村婦女走出家門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果品廠、建筑工地,哪里需要人她就去哪里干活,整天疲于奔波,到處聯(lián)系活計,甚至遠赴山西打工,幾年下來也沒攢下什么錢。在精準扶貧的春風下,涇河新開始了因地制宜一對一的精準結(jié)對幫扶,整修房子、安裝太陽能、電暖扇,家里的生活環(huán)境率先發(fā)生了變化。
最大的變化莫過于全家人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顯著變化。隨著年齡增大,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她越來越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在涇河新城貧困群眾創(chuàng)業(yè)的政策引導(dǎo)下,全家人思慮再三,她決定不再外出打工了,在家門口自主創(chuàng)業(yè)。涇河新城扶貧政策免息貸款到手,再向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新城扶貧人員及時協(xié)助辦理相關(guān)手續(xù),“醬香大骨頭”飯店就這么順利正式開業(yè)了。
每天早上八點,飯館準時開門,曹亞莉開始自己忙碌且幸福的一天,里里外外打掃衛(wèi)生,去市場購買食材,鉆進廚房清洗,大火煮燉,一晌間肉香撲鼻,緊接著就迎來了進店的第一批客人,招呼客人,端上鮮美的醬骨頭,在客人吃完后還不忘詢問他們的評價。從給別人打工,到自己當老板,從愁苦吃穿,到生活逐漸富足,從脫貧缺乏動力,到全家心勁足,她的家正在發(fā)生深層的變化。飯館里的她一邊計算著當天的營業(yè)額,一邊思量著再推出一些大家喜愛的面食、菜品,更好的經(jīng)營好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