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胡群立是咸陽市人,1982年至1986年曾在北京某部隊服役,2017年參與西咸新區涇河新城脫貧攻堅工作。從部隊戰場到扶貧一線,他發揮軍人的優良作風很快成長為一名扶貧尖兵。

胡根西是高莊鎮高莊村貧困戶,他和弟弟身體殘疾,女兒又考上了大學,家庭負擔更加沉重,經濟壓力越來越大,日常生活十分拮據。胡群立來到胡根西家,送來了最新的扶持政策宣傳材料,并與胡根西逐條研究。
貧困戶有什么困難,胡群立總是竭盡所能去幫助他們。他常說:“我把根西當作自己的兄弟!”通過落實政策,能讓貧困群眾感受黨的溫暖和關懷,也能拉進干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通過扶貧工作,他與胡根西成了結對子的“好兄弟”。
短短一年時間,胡群立通過上門摸底情況,胡根西家大到家庭生計,小到缺米少油,他都牽掛在心。胡根西說:“群立兄弟上次來,我就向他提了一個要求,不想依靠政府,想自己發展產業,爭取早日脫貧?!绷私獾竭@一情況,胡群立立即幫忙聯系新城相關部門,一方面為胡根西提供2萬元的小額貸款,另一方面幫助他研究適合發展的產業。
后來,胡根西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蜂達人”,實現了脫貧致富的愿望。而他的“好兄弟”胡群立,依舊在扶貧一線默默耕耘,同村里的其他扶貧干部繼續苦干實干,保障各項扶貧政策在高莊村的每一個貧困戶家中落地生根。
看到如今村里的變化,胡群立感慨道:“從部隊到地方很多人會有失落感,但是脫貧攻堅工作是為群眾辦實事,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貧困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弊鳛榉鲐毠ぷ魅藛T,尤其是脫貧攻堅戰場上的一名“老兵”,胡群立深知只有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脫下的軍裝才能永不褪色。
在涇河新城,像胡群立一樣的轉業軍人還有很多,他們雖然離開了部隊,但是卻一直秉承著部隊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擔當的優良作風,將“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軍人特質留在工作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