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有人說,干部下鄉(xiāng),駐村幫扶。放空炮,走過場,轉幾圈,什么樣來照著原樣走。
這話,今年57歲的康兵卻不以為然,現年57歲的他在永樂鎮(zhèn)永豐村已經工作了32年,自2017年涇河新城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通過精準識別,永豐村有貧困戶11戶20人,是永樂鎮(zhèn)貧困戶最多的村,面對新的挑戰(zhàn),他毅然肩負起了永豐村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的使命。

“我們每一名干部都應該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關于脫貧攻堅的戰(zhàn)略部署,堅持扶真貧、真扶貧、脫真貧!”這句話他就時刻掛在嘴邊,面對繁重的村檔和戶檔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工作,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他逐戶逐檔的嚴格審核每一戶檔案資料,有時候甚至放棄下班、周末和與家人團聚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整理。整齊、有序、豐富、全面是他經手過資料的共同特點,這一特點讓永豐村的扶貧工作始終走在永樂鎮(zhèn)前列。

在做好一名扶貧干部的同時,他還主動成為了永豐村貧困戶邵志文的幫扶干部。在邵志文因病前后7次住院期間,康兵同志主動聯系醫(yī)院,并多次買禮品去醫(yī)院探望,幫其完成醫(yī)療報銷手續(xù)。

在日常的幫扶過程中,康兵視邵志文一家為親人,一年來多次攜家屬去邵志文家中,和他一起進行澆地、拔草。。包扶貧對象戶邵志文,家中共有3口人,邵志文67歲,長期患有慢性病,妻子馬桂玲身體健康狀況一般,其子邵沖屬一級殘疾,家中確實貧困。在幫扶過程中,康兵同志每月至少兩次到戶打卡簽到。在邵志文因病前后7次住院期間,康兵同志主動聯系醫(yī)院,并多次買禮品去醫(yī)院探望,幫其完成醫(yī)療報銷手續(xù)。因邵志文家中無勞力,康兵同志平時月工資1680元。
為了解決該家庭的困境,康兵幫邵志文的兒子爭取了公益性崗位,康兵同志的真心幫扶感動了邵志文一家人,邵志文多次流淚說“我一生好多的事都實現不了,你都幫我實現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今的永豐村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全村4戶11人成功實現脫貧,其余貧困戶也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我們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有些詞必須歷經一輩子才能配得起,比如“始終”,比如“堅守”……。稍有中斷,便不得始終,不配堅守。當這些詞組合在一起,詮釋的將是一種平凡中的偉大,比如:“康兵:始終堅守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老戰(zhàn)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