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修好路才有能招來金鳳凰,才能將特色農產品運出去。“建制村100%通硬化公路”作為全省脫貧攻堅列出的重要考核指標,西咸新區高度重視,并堅持“脫貧攻堅,交通先行”理念,以“不落一人、不丟一隅”為原則,堅持規劃優先、分步實施、精準發力,因地制宜確定道路功能和建設標準,不斷加強組織領導、部門聯動,堅決不讓新區老鄉致富大計“卡”在交通上,全力以赴排查轄區范圍內1個貧困村及299個涉貧村道路暢通情況,高質量建好通村道路,打通西咸新區公路網絡最后一公里的“毛細血管”。

西咸新區涇河新城高莊鎮新莊村曾是西咸新區唯一的貧困村,該村270戶1043人常年依靠一條小路出行,車輛出入十分不便。這樣一條道路顯然無法滿足新莊村的發展需求,不利于新莊村村集體經濟及特色產業發展,是提升村容村貌及村民精神面貌的一大阻礙。2018年,西咸新區啟動實施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工程項目,該項目對包括新莊村在內的11個亟待整治提升的道路進行硬化拓寬改造。同時,對新莊村內部道路進行硬化,鋪設排水管道并進行了綠植美化。2018年11月,新莊村通村公路經西安市交通運輸局認定已符合交通脫貧退出條件,順利實現了整村脫貧退出。如今的新莊村內部道路整潔美觀,通村公路更加寬闊平坦。有賴于交通條件的極大改善,新莊村合作社發展的瓜果苗木產業也拓寬了銷路,一顆顆香甜四溢的瓜果、一株株郁郁青青的苗木招來了一批又一批買家。更多年輕人愿意走出來推銷自家農產品或是找找好工作,連腿腳不太好的老人們也時常走出村看看新區的發展變化。

和新莊村一樣,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南位鎮定周村共有530戶2460人,村上的主導產業是花卉種植。之前通往縣道的道路狹窄崎嶇、路面坑洼不平,給村民出行、生產生活以及村上產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經過2018年的拓寬改造,一條平坦暢通的新路從定周村村口筆直地通往縣道,使村民出行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這條路旋即成為了定周村與更廣闊天地的溝通橋梁。
2018年,西咸新區提升通村公路65.4公里,高質量完成11個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工程項目共17.8公里,投入資金約963萬。在此過程中,西咸新區層層夯實責任,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全力推進工程實施;積極爭取各級部門的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在建設材料供應緊張情況下,優先保障脫貧攻堅交通項目,落實專人跟進項目;新區還多次開展督導暗訪檢查,并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切實抓好建設工程質量和施工技術標準。腳踏實地的努力,換來的是11條嶄新的通村道路;11條嶄新的通村道路,則成為了11個落后村莊發展的跑道。
11條通村公路,僅僅是一個起點。今年以來,西咸新區強謀劃,建體系,廣排查,重維護,致力于進一步完善新區通村路網。一是加強體系建設。出臺了《西咸新區“十三五”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及各項農村公路管理措施,疏通了管理通道,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深入排查底數。對全轄區范圍內農村公路建設及養護情況進行“地毯式”摸排,全面掌握農村道路現狀,繪制電子地圖,并將與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對橋梁防護、長陡下坡、危險路段進行專業評估,突出重點、斷點路段優先實施改造;三是提升改造建設標準。充分調研,因地制宜,高標準打造適應農村發展的通村道路,2019年下達了“四好農村路”示范路25公里任務和不少于30公里的提升改造工程建設任務,并在推進道路改造建設的同時,同步推進道路沿線潔化、綠化、美化工作。
“公路通,百業興”。通村公路是鄉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設施和重要支撐,是群眾脫貧致富的“大民生”,也是共圓小康夢想的“大硬件”。西咸新區將不斷改善農村交通狀況,努力把公路修到產業基地、田間地頭、群眾門口,編制出西咸新區脫貧攻堅的交通大網,保障全區貧困群眾及廣大農民都能走上小康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