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咸新區涇河新城涇干街辦建立村貧困戶王戰明一家的變故始于2016年的一場車禍。那一年,王戰明遭遇車禍受傷嚴重,一下子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生活的困境。母親常年患病,妹妹因患癲癇無自理能力,四口之家靠父親一人種地、農閑時在縣城邊上打點零工過活。
志智雙扶 樹起貧困群眾脫貧信心
2017年4月,涇河新城啟動脫貧攻堅工作。在精準識別過程中,王戰明家被列為涇河新城建檔立卡貧困戶,給這個不幸的家庭帶來了新的轉機。
為了讓精準脫貧落到實處,涇河新城構建起管委會各部門、(集團)公司各部門及各子公司聯系包抓49個涉貧村工作制度,切實完善“部門聯村、干部包戶、工作隊駐村”工作機制,注重精準發力。
通過一次次上門溝通,幫扶干部了解到,受過大專教育的王戰明雖然受傷還在恢復期,但是脫貧的意志非常堅定,車禍前王戰明曾經接觸過洗衣液行業,幫扶干部決定以此為突破口,助其脫貧。
說干就干。涇河新城幫扶干部和村委會的干部一起,專門研究了王戰明家的情況,為他們家制定了專門的脫貧方案。王戰明陸續購置加工設備、辦理生產手續、購買原材料……
金融扶貧 增強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短短三個月,王戰明的洗衣粉廠已經生產銷售了1噸洗衣液。自主創業讓王戰明的信心更足了。2017年11月,隨著涇河新城扶貧小額貼息貸款工作的推進,王戰明獲得了5萬元的小額貼息貸款。

據了解,涇河新城推出的金融扶貧小額貼息貸款期限為3年,免擔保、免抵押,由涇河新城財政全額貼息。同時,涇河新城通過“企業+貧困戶”模式,幫助獲得貸款的貧困戶尋找穩定的合作項目。談到產品銷售,王戰明說到,“產品推出之后,因自身對銷售渠道生疏,銷售很不理想,后通過幫扶干部及新城、街辦和村委干部的幫助,聯系客戶采購,至2018年10月15日,僅定制供應訂單已達1萬桶,其他采購訂單約1.5萬桶左右,電商平臺銷售毛利潤累計約2萬元左右,在這特別感謝幫扶干部在生活及生產經營上的幫助。”

“我脫貧后會幫助和帶動更多有需要的人”,王戰明表示之前因供貨需要臨時雇傭了一些鄉親幫忙,等銷售上規模后,希望借用這個工廠幫助和帶動更多有需要的人。“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沒用,政府能幫我們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剩下要靠自己讓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王戰明說,他并不覺得貧困戶是多么光榮的事情,現在政策這么好,總不能坐享其成等著別人給,別人給的始終沒有自己勞動得來的踏實。目前市場對他產品的反饋很好,下一步會不斷擴大自己洗衣液生產規模,完善生產設備,做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