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全面系統地收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關于扶貧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思想內涵豐富,內容博大精深,深刻揭示了中國扶貧開發工作的基本特征和科學規律,精辟闡釋了當前及下一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發展方向和實踐途徑,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根本遵循、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這些重要論述,對于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對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人類減貧事業,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的主要內容和核心觀點
《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內容非常豐富,思想極為深刻。它摘錄了2012年12月到2018年6月間習近平總書記242段關于扶貧工作的論述。這本摘編以三大板塊、八個專題的形式,分別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思想、重要論斷、重要舉措,給予了精當而集中的呈現。
第一個板塊以第一個專題“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為核心內容,主要論述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即回答我們今天全黨全社會為什么要下那么大的氣力脫貧攻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第二個板塊是從第二個專題到第七個專題,分別論述“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證”“堅持精準方略,提高脫貧實效”“堅持加大投入,強化資金支持”“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堅持從嚴要求,促進真抓實干”“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這“六個堅持”,是十八大以來形成的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十八大以來在扶貧開發方面形成的寶貴經驗。這個板塊是這本論述摘編的主體部分,深刻揭示了我國扶貧開發事業的基本特征和科學規律,精辟闡釋了當前及今后扶貧開發工作的發展方向和實現途徑,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指引、總體框架、核心要求、基本方略、力量之源。其思想性、指導性都非常強,需要我們好好學習、深刻領會。
第三個板塊是第八個專題“攜手消除貧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從國際視野、全球視角來看待今天中國脫貧攻堅的問題,是一個全新的視角。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既是國際減貧事業積極的倡導者,也是有力的推動者。一方面,中國解決了7億多人的貧困問題,相當于世界減貧總數的70%,中國扶貧開發工作本身就是對國際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另一方面,中國積極開展南南合作,給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援助,支持和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從這個專題和這個視角,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中國扶貧開發的世界意義,為國際減貧事業提出的中國主張,貢獻的中國智慧。中國的脫貧攻堅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要推動構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深刻理解《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的豐富內涵
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的核心、本質和特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梳理:
一是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消除貧困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重要論述。“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困地區群眾生活長期得不到明顯提高,貧困地區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那就不能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們要從黨的性質、執政責任、鞏固制度的高度,深刻理解和體會扶貧工作對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價值追求和奮斗理想的意義。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搞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美好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述,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堅守和捍衛,更是對它的發展。
二是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任務的重要論述。“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貧困老鄉能不能脫貧”。“農村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黨對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從總體上、總量上實現小康,更重要的是讓農村和貧困地區盡快趕上來,逐步縮小這些地區同發達地區的差距,讓小康惠及全體人民。這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現實需要,更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目標的基礎和前提。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要進一步增強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緊迫感,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
三是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工作的基本方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結的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很重要的內容,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理論和實踐創新很重要的體現。扶貧工作“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為我們的扶貧工作指明了方向,指明了道路,指明了方法。“貧有百樣,困有千種”,所以,扶貧就是既要找準“窮根”,明確靶向,通過建檔立卡,摸清貧困人口底數,做實做細,實現動態調整;還要量身定做、對癥下藥,要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更要真正把精準理念落到實處,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切實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問題。
四是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內源扶貧的重要論述。“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激發內生動力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關鍵。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就要深刻認識到“干部和群眾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把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增強群眾戰勝困難的信心,提高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變“輸血”為“造血”,靠貧困群眾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內生動力從根本上說是黨在基層的領導力、號召力、凝聚力不斷提高的表現。因此,我們首先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培養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促進鄉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確保黨在基層領導力的高度集中,進一步把抓黨建促脫貧落到實處。其次,要推廣運用參與式扶貧等方式方法,增強貧困群眾對幫扶項目的擁有感、效益的獲得感,建立正向激勵引導機制,不斷激發和培育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五是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扶貧的重要論述。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脫貧攻堅沒有旁觀者。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健全東西部協作、黨政機關定點扶貧機制,各部門要積極完成所承擔的定點扶貧任務,東部地區要加大對西部地區的幫扶力度,國有企業要承擔更多的扶貧開發任務。”“要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闡述了社會扶貧的重要作用及其不可替代性,對如何更加廣泛地動員社會參與脫貧攻堅提出了新要求,為進一步發揮我們黨的政治制度優勢、加大社會扶貧工作力度、凝聚更大扶貧合力指明了方向,闡明了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的重大意義和基本途徑。我們要深刻理解和認真貫徹落實,不斷動員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構建大扶貧格局,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六是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學扶貧與陽光扶貧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續加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實行異地搬遷;扶貧開發要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編制好“社會安全網”;要加強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加強審計監管;集中整治和查處扶貧領域的職務犯罪,對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要從嚴懲處等重要論述,從提高扶貧工作科學性的角度出發,闡述了扶貧脫貧的總體思路和實現途徑,為提高扶貧開發工作水平和效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是對扶貧開發歷史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對現實做深入細致思考后的務實選擇。
七是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堅持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重要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具體到脫貧攻堅中,堅持黨的領導就是要求“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要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省對市地、市地對縣、縣對鄉鎮、鄉鎮對村都要實行這樣的督察問責辦法,形成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局面。”“要把貧困地區作為鍛煉培養干部的重要基地”。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表明,始終堅持黨對脫貧攻堅的領導,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是我們最大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也是改革開放40年來扶貧開發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經驗,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保障。深刻理解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就是要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嚴格執行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健全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逐級壓實落實脫貧責任。同時,還要嚴格考核,建立年度脫貧攻堅督察巡查制度,開展第三方評估,確保脫貧質量。
(作者系市委黨校學報編輯部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