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村莊道路寬敞平坦,村民房屋整齊亮堂,路燈高聳矗立,可分類垃圾箱點綴其中,衛生室、文化廣場、愛心超市、公共衛生間一應俱全。這里就是前不久剛剛退出貧困村名單的涇河新城高莊鎮新莊村。
改善環境 從宜居開始
而僅僅是一年半之前,駐村工作隊隊員張晨進村后感觸最深的就是“臟”、“亂”。“以前主街上都沒個干凈的地方,路上坑坑洼洼,下雨就積水,積水最深的地方人都過不去。外面的媳婦不愿意往村里嫁,可以說是‘最沒人嫁的村子’。”
從2017年開始,新莊村啟動整村改造,對全村270戶全部實施美化亮化改造提升,同時,對全村的道路進行了硬化,配套建設了雨污分流管網,實施了公廁改造工程、電線線路改造和增壓擴容工程、通訊設備提升工程、安全飲水入戶工程、天然氣入戶工程,新修建了兩個健身廣場。新莊村的村民們享受到了全新的農家生活:在家看有線電視,出門用無線網絡,在衛生室里檢查身體,在愛心超市里用積分換生活用品,閑暇之余可以去農家書屋里學習新知識,也能去廣場鍛煉身體。除此以外,新莊村400平米的文化大禮堂和養老項目幸福苑也正在建設中。

新莊村村民費育生在自家院里彈琴。
涇河新城高莊鎮新莊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愿笑著說,“以前老邀請省上市上的人到村里進行文化演出,現在都是村里的人要自己演,打太極拳、說快板、唱歌跳舞啥都會,環境好了,人都精神了。不說別的,這一年多村里能娶十幾個新媳婦吧。”

引進產業 “輸血”又“造血”
處于文物保護區沒有灌溉用井,不能靠地增收;對外道路建設晚,不能對外發展;沒有集體產業,沒有就業機會,這些都是新莊村的“窮根”。
如何拔除窮根,涇河新城引入多方社會力量,讓村民在家門口增收。2017年成立了西咸新區鄉情苗木花卉專業合作社,組織動員村民以土地入股發展花卉苗木產業,讓村民在保底分紅的基礎上,還能進社打工;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和西咸新區臻境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苗木合作協議,進行苗木種植,并配套建設了噴灌系統地埋管道1500米;采取“政府+企業+貧困戶”的模式,讓貧困戶以產業扶持資金入股,每年領取2200元的股金分紅;開展培訓,聯系區域內企業進行愛心招聘。年底前,倉儲物流項目也將落地,持續不斷地為新莊村帶來新活力。
“每個月公益性崗位給我發一千多,再去合作社打個零工掙錢,加上土地入股、產業分紅,一年也有兩萬塊錢了。”新莊村貧困戶費治全說道。他家里兒子因意外喪失勞動能力,之前全靠兒媳打工掙錢,養著一家六口人,其中兩個孫子年幼還在上學。在修飾一新的房子里,費治全感慨:“知足了,黨的政策好,幫扶干部也好。最困難的時候,周潤蓬(費治全幫扶人,涇河新城高莊鎮新莊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說他就是我半個兒,這娃真是把我感動了。”

再送一程 建成美麗鄉村
電力入戶、自來水入戶、天然氣入戶、新建通村道路3條,貧困戶人數從14戶43人降為4戶8人。新莊村高標準地完成了貧困村退出任務。但幫扶工作還在持續,從經濟上脫貧的新莊村正在刮起一股文明新風,家門口實行三包,垃圾分類入箱,開展文明鄉風評選。

正陽大道開通后,原本地理位置不好的新莊村變成了從西安到涇河新城的必經之處。陳愿表示, "貧困村”成功摘帽,我們將立即把工作重心由脫貧攻堅轉至鞏固脫貧成果、全力阻擊返貧上來。目前正在與一家公司談合作,計劃將村里空置的宅基地建成民宿,以涇河新城的旅游人氣帶動村子的發展。下一步,新莊村的目標是建成美麗鄉村。(記者 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