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陜西省西咸新區涇河新城永樂鎮南流村,83歲的張彩玲以前身體不太好,她總發愁自己走了,47歲的兒子就沒法生活了?,F在張彩玲心里有底了,幫扶人員郭維轉為她辦好了各項手續,享受到貼心的扶貧政策。有一次,工作人員還用工資給張彩玲買來藥物,身體和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日子好了,對生活也有了信心。

兒子生下來一直到2歲都是虎頭虎腦、健健康康的,2歲時發高燒,燒壞了腦子,張彩玲的兒子成了智障人,到上學年齡了不能上學,長大了不能干活,也娶不到媳婦,生活上全靠母親照料。

因智力障礙,兒子一般不會主動干活,母親教他怎么干,偶爾也能幫個忙。除了智力障礙,兒子的癲癇病還有時發作,照顧他是個很累人的事。

張彩玲自己也有病,胃在年輕時落下了病,現在還得吃藥。老伴去世23年,這么多年都是她獨自一人照料兒子。兒子不知道整理被子,每天都是母親把兒子的床鋪整理好。

張彩玲在家門口種了點時令蔬菜,以前主要靠3畝多地生活,張彩玲說自己70多歲的時候,有時還在烈日下跪在地上給莊稼拔草。

現在地沒有了,日子比有地的時候過得輕松。政府幫扶,各項扶貧政策都落到實處,像她這樣的家庭,每年能領到2400元失地補助,加上新農保、農村低保、高齡補貼、殘疾補貼、殘疾護理費等,娘倆一年能拿到11820元。

這個衣柜是張彩玲54年結婚時的嫁妝。說起現在的生活,張彩玲說:“現在政策好,扶貧干部總到家問寒問暖,有什么困難他們都幫,有一次見我病了,包村干部郭維轉用自己的工資去醫院為我買回來藥。每年有政府給的1萬多元,夠我們娘倆吃了?!?/p>

牽著媽的手,47歲的兒子心里很踏實,很安全。南流村村委會在深入貫徹落實各項脫貧攻堅任務,做得到進家入戶,熟知每一戶貧困戶的詳細情況,把貧困戶的困難當做自己的困難,讓貧困戶感受到政策的溫暖,看到實在的幫扶。努力是每一個幫扶戶早日脫貧,過上舒心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