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人就要找個出路么”,余生昌在采訪過程中總是樂呵呵地說這句話。
洪亮的聲音,十足的干勁,會讓人不自覺地忘記他已經是一位74歲的老人。余生昌是涇河新城崇文鎮北丈村南華西組的村民,十多年前,他的兒子意外去世,兒媳改嫁,老伴身體不好,孫子年幼,他獨自一人靠著做木工活和種莊稼支撐家庭重擔。
“以前還能干,現在年齡大了,使不上勁,干不了了。”雖說不能外出接活,但手藝人余生昌愣是在71歲的時候獨自一個人給家里蓋了三間房,“也是為了省錢么,人工價太大了,咱能請得起,我就一個人慢慢蓋,蓋了半年。”看到記者吃驚的眼神,他的笑容里帶了一絲得意。
村里人都說余生昌太勵志了,每天早上騎著三輪車去給羊割草,晚上跟羊一起睡,跟年輕小伙一樣。但余生昌坦言,以前總覺得生活無望,養幾只羊湊合著過,想著只要不拖累孫子就行了。從最初的3只到現在22只羊,多虧了國家政策和幫扶干部。
據了解,余生昌一直想要蓋羊圈,但苦于沒有資金。幫扶干部涇河新城財政局局長盧焜知曉后自掏腰包,給了他2500元,蓋起了一個12米乘4米的羊圈。另一個幫扶干部魏乾璽則根據涇河新城扶貧政策,為他申請了每只羊300元現金補貼。就這樣,買羊,賣羊奶掙錢,再繼續買羊,加上奶羊產羊羔,短短一年多時間,余生昌從最初的3只羊,養到了22只。
“盧局長都自己掏錢幫我,咱不能辜負人家不看羊。”一只羊每天要吃6斤草,余生昌每天安頓好家里,就騎著三輪車出去割草,打樹葉。新城里哪塊綠化要割草,魏乾璽都早早打聽好,給余生昌的羊預留著。在冬天來臨之前,家里的草料已經囤成了小山,現在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伺候懷孕的奶羊。白天打掃羊圈,晚上守著羊睡覺,魏乾璽告訴記者,現在羊比余叔的女兒還重要,前段時間,余生昌的女兒拉走了一頭羊給孩子吃奶,沒幾天就被要了回來。余生昌激動地說:“光喝奶,不好好喂羊,把我的羊都餓瘦了,我說以后給管奶,羊還是我看放心。”

如今,余生昌的家里粉飾一新,裝起了太陽能,一家三口年純收入37750元,已經達到脫貧要求。之后的路怎么走,余生昌信心滿滿:“過段時間我花300元買些石棉瓦,再蓋一個9米乘3米的羊圈。等過年賣幾只公羊,明年繼續買奶羊。多養多賣羊奶。看孫子啥時候開店,還能給添些。”(記者 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