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14年灃東新城慈善會成立以來,在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大力推進慈善民生事業的發展,將開發建設與行政管理、社會事務和民生保障相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灃東模式”。 四年來,共計籌措善款1700余萬元,募集紡織衣物60余噸,持續為轄區內1000多戶貧困家庭救助300余萬愛心善款。

“西安市慈善先進機構獎”“9.9公益日網絡慈善獎”“中華慈善獎”“三秦之星”......灃東慈善會經過四年多的發展碩果累累,得到了省市慈善協會的高度評價與認可,并向全省推廣。
政府引導,社會參與
“慈善一日捐”群眾廣泛參與
慈善一日捐活動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助力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舉措。自2016年慈善法頒布以來,灃東慈善會積極參與“一日捐”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愛心宣傳欄等載體宣傳《慈善法》和慈善文化,共組織15次活動,參與活動人數2300人次,并發動所轄的5個街道辦事處、106個行政村共同參與“一日捐”活動,累計捐款300余萬元。切實增強全民慈善意識,活動普及率、群眾參與度在整個陜西慈善系統為首例。

完善機制,做實幫扶
“慈善救助站”良性發展
四年來,慈善會相繼建成5個慈善工作站,配備站長及工作人員共10人,規范慈善救助工作程序,為村、社區配備專職慈善信息員106名,通過村(居)報送、街辦初審、慈善會審核的慈善救助工作程序,打通慈善救助最后一公里。在工作中開通綠色通道,一事一議,為因病(災)家庭發放救助金,解決群眾燃眉之急。
2016年,三橋街道辦趙家堡村4歲的倪姓小朋友因患有乙型血友病,每月需上萬元治療費;斗門街道辦馮三村31歲的小潘身患癌癥,還要照顧公婆,供一雙兒女讀書。對于他們的遭遇,慈善會都給予了救助。本年度,慈善救助工作贏得轄區民眾的廣泛認可。

創新項目,傳遞大愛
“受助大學生回鄉看灃東”
2016年慈善會開展“百名受助大學生回鄉看灃東”專題活動。在民政局慈善會的資助下,累計發放助學金80萬元。200余名受資助的在校大學生,通過返鄉看灃東發展、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立志學成歸來為灃東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夯實根基,切實貫徹
慈善助力脫貧攻堅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2020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管委會把精準扶貧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慈善會成立了“慈善助力、脫貧攻堅”活動領導小組。2017年9月,動員愛心企業、私營、個體工商戶捐款,全區190家企業參與捐款,共計籌集善款523萬余元,并持續開展了系列救助服務。同時按照灃東新城管委會實施的“扶貧+城改+代理財”的“即日”脫貧精神,慈善會接手了建檔立卡戶的城改資金,以理財的方式將資金存放在土地儲備中心,將利息按季存入各戶卡中,每年每戶可增加兩萬余元收入。

繼承創新,砥礪奮進
網絡慈善初結碩果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為了讓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在省慈善協會倡導的線上線下“一日捐”活動中,慈善會通過“互聯網+慈善”的模式,在騰訊網發起“讓灃東夕陽更紅”“灃東破解空巢之困”“灃東愛心超市促脫貧”“ 伸出援手點亮生命”四個線上募集項目,共計募集資金100余萬元,名列西安市各區縣慈善會第一。并已建立老年大學2所、在建1所,已建成慈善互助會2個、在建1個,開設書畫室,圖書室、文體活動室、心理咨詢室、手工藝室。
深耕項目,引導升級
傳統慈善項目穩中增長
慈善助老,弘揚孝心。慈善會累計開展重陽節“敬老愛老”“十大孝親敬老之星”等6次活動。4年來,為轄區內300名貧困老人及孝親敬老之星發放慰問金30萬元,讓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不斷地傳承發揚。
慈善助困,雪中送炭。4年來,共救助因病(災)貧困家庭100余戶,發放救助金150余萬元。
慈善助學,撒播愛心。慈善會已舉辦五次大型公益助學活動,資助大學生277人,發放助學金89.3萬元。
慈善助幼,溫暖人心。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4年來,慈善會持續為轄區476名貧困家庭兒童發放價值30余萬元節日禮物。
春節慰問,情暖意濃。春節期間慈善會累計慰問低保邊緣戶377戶,發放慰問品及慰問金近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