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18年暑期,家住秦漢新城南位鎮的邊小偉(化名)如愿以償地收到了四川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家住渭城辦的王明(化名)也順利被安康學院錄取。邊小偉父親患有聽力、言語殘疾,母親患有視力殘疾,家中幾乎沒有經濟來源;王明父親視力殘疾、勞動力低下,家境也十分貧窮,兩個孩子家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但是,在孩子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在秦漢新城教育扶貧政策的護航下,在幫扶老師的悉心關愛下,他們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走上了靠知識改變命運的陽光之路。

南位學區史維娜定期赴邊小偉(化名)家開展幫扶工作
國家扶助+新城補助+社會資助+學校幫助
秦漢新城夯實教育扶貧“頂梁柱工程”保障“基礎”
2017年,秦漢新城全面接管轄區社會事務,教育扶貧工作全面展開。秦漢新城的162戶199位貧困戶家庭在校學生(其中學前教育段12人、義務教育段117人、高中中職段33人、大學教育段37人)嚴格按照標準享受到生源地貸款、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學前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幼兒生活補助等國家扶助政策。秦漢新城還創造性地設立了秦漢新城教育生活補助,為秦漢戶籍學前段、小學段、初中段、高中中職段、大專高職段、本科及以上段在校貧困生每人每年分別發放800元、1000元、1250元、3000元、5000元、7000元的教育生活補助。同時,積極聯系民政部門為貧困學生申請民政貧困大學生補助,組織管委會工作人員為貧困學生捐款,積極爭取社會公益事業幫助,先后有“俊芳教育基金”“愛心365”“咸陽華藝舞蹈學校”等多家愛心公益組織、基金會、愛心企業為貧困生愛心助學。包抓學校也為貧困生送去了書本筆等學習用品,米面油、電熱毯、棉衣等生活用品,免去部分學生的二類課本費、保險費、校服費,徹底解決貧困生從學前教育到大學教育期間的學習生活費用問題,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輕裝上陣,靠知識改變命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渭城學區王寧平為王明(化名)送去水果
按照安排,南位學區史維娜老師、渭城學區王寧平老師分別被確定為邊小偉和王明的包抓老師。兩位老師多次登門慰問、噓寒問暖、幫助孩子做好高考復習指導、考前心理調節、考后填報志愿、做好入學準備等事宜,了解他們的問題困難,幫助他們協調解決;到孩子所在高中了解情況、聯系學校老師攜手關愛、相互配合。史維娜定期為邊小偉送去各種補助款項,送去電熱毯、文具等物品,幫助他輕裝上陣、認真學習。王寧平老師和王明互加了微信,隔三差五地給他打電話、發微信,耐心細致地詢問他的學習生活情況,了解他的困惑和心理波動,幫助他健康愉悅地學習、生活,成為王明最信任和感激的人。

白良村小學解潤鋒等為薛萌萌(化名)送去教育生活補助
雙照辦的薛萌萌(化名)從小父母離異,一直由父親撫養。父親早年患有強制性脊柱炎和肺結核,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生活費和醫藥費壓得這個本就貧苦的家庭喘不過氣。白良村小學校長解潤鋒和教師馬躍平、校警張志華堅持每周一次到薛萌萌家打掃衛生,幫助薛萌萌家減輕家務負擔。讓他們能有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使他們重拾邁向美好生活的信心;每學期定期送去補助款項,節假日送去米面油、月餅等慰問品,為他們帶去了實實在在的溫暖和關懷。薛萌萌就讀于西安科技大學,幫扶老師幫她牽線搭橋,利用暑期補課賺取生活費,減輕家庭負擔,讓薛萌萌實現了自我價值,意識到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已經大四的薛萌萌報考了研究生考試,決定用智力擺脫貧困,成為家里的“頂梁柱”。

秦漢新城教育衛體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何榮華赴薛萌萌(化名)家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