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一枝一葉總關情”。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落下,秦漢新城黨委、管委會嚴格按照中央、省、市、區脫貧攻堅各項部署安排,在精準扶貧上狠下功夫,高度重視,周密安排,深入調研,結合實際,重點圍繞轄區貧困人口,“三個有保障、四個全覆蓋”的工作目標,動員組織各級領導干部及社會各界,積極投身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實踐,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想方設法為貧困群眾脫貧,千方百計調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演繹出一個個鮮活動人的脫貧故事……
精準扶貧促發展,情系百姓解民憂
6月30日下午,炎熱的午后不見一絲涼風。在雙照街道辦鑫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崔張村貧困戶張穎坐著輪椅和八十多歲的老父親送來錦旗,感謝合作社一年多來在脫貧中給予的幫助。此時此刻的張穎內心滿是感恩與喜悅。
秦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夏靜作為張穎的幫扶干部,一同為企業送上謝意。秦漢新城扶貧辦干部李喜梅、雙照街道辦人大工委主任侯海東,崔張村村委會主任李春玲一同參加。

“精準扶貧促發展,情系百姓解民憂”,錦旗上的兩行燙金字代表了張穎一家人所有的心聲。
“我和娃來給你們送錦旗,這是一點心意。不是你們,我們這一家還有個啥盼頭?感謝黨,感謝恩人吶!”張穎的父親拉著鑫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武軍社的手激動地說。
武軍社接過了錦旗,“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盡了一名黨員該盡的責任,卻受到這樣的榮譽,真是受之有愧啊!”
“咱們合作社依靠群眾、反哺群眾,這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具體實踐,感謝軍社同志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付出的努力,明天就是咱們黨的生日了,這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夏靜說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去年以來,秦漢新城列支700多萬元產業專項補貼資金,大力實施“經營主體+基地+貧困戶”脫貧模式,成功打造雙照鑫誠蔬菜、正陽玉青苗木、陜西波爾多生態農業、旭新科技、肖何廟肉兔養殖基地等多個新城級產業扶貧示范基地,通過承包生產、就業勞務、保底收益、代管托養等模式帶動貧困群眾增產增收。

在座談會上,夏靜指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鑫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采取發展生產、就業勞務、產業分紅三種扶貧模式,建立脫貧工作長效機制,通過產業扶貧讓83名貧困戶天天有收入、月月有盈余,這種模式值得肯定。

夏靜強調,合作社要進一步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帶動更多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貧困群眾要盡其所能,積極發展產業,提高自我造血能力。新城扶貧辦、雙照街道辦和崔張村兩委會要發揚“店小二”精神,積極支持合作社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合作社帶富能力,讓貧困群眾搭上產業發展的“順風車”。
座談會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