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扶貧工作平凡而艱辛,沒有閃爍的霓虹,沒有鮮花和掌聲,卻需要扶貧干部像燭火一樣,點燃貧困家庭的希望之光。張永康,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基層干部,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繡花功夫”將“精準扶貧”落到實處,用“心中大愛”幫助貧困家庭走上脫貧的道路。
灃東新城張旺渠村位于灃河東岸108國道北側,村里有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其中3戶最貧困的,都是村支書張永康的對口幫扶對象。作為三級幫扶當中最基層的干部,他不僅要幫扶自己對口的貧困戶,還要督導其他貧困戶的幫扶工作。

張旺渠村很多細心的村民都發現,張永康隨身總帶著一個小本,翻開這個小本,密密麻麻的記錄著他要為貧困戶做的事情。
7月4日,給賈旺旺妻子維修輪椅,給其兒子聯系落實環衛工作;要給賈栓栓家危漏廚房進行重新建造,給其兒子找工作;給賈社利家打掃衛生。
看望張新妮;張魏花在瑞康醫院,定期看望,落實治療資金。
7月19日,給賈旺旺辦理殘疾人證,給貧困戶領牌子、掛牌子。
8月8日,為賈栓栓戶申請臨時救助。
這是他“精準扶貧”的歷程,細細碎碎見證著他扶貧中的點滴汗水和辛勤付出。每當有惠民幫扶政策下來,他腦子里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哪個貧困戶適用,哪家符合政策,第一時間幫助貧困戶申報補助。
走進貧困戶賈社利家,不禁讓人一陣心酸。家里的住房簡陋不堪,下大雨,賈社利家的房屋漏水嚴重,張永康在村里走訪時發現后,立即制定處理方案。天一放晴,張永康立馬安排人對屋頂進行防水處理,又對房屋內進行整修,重新刷上了涂料,重新走了線路。對于賈社利家,張永康將幫扶做到最細化,沒事總會到家里轉轉,看看哪里需要他幫忙,哪些問題還需要處理解決。張永康說:“這沒有啥,誰看到了也一樣會去這樣做”。

民以食為天,在一間寬敞、干凈、明亮的廚房里做飯,心情也是舒暢的。一間廚房,貼著白瓷磚的灶臺,很普通的一間廚房,可這讓賈栓栓一家,喜笑顏開。

對于賈栓栓這戶貧困戶,張永康是格外上心。張永康上門看望時,發現一家人還在用露天廚房,幾根柱子,搭幾片石棉瓦,簡陋破爛,看在眼里的張永康,不禁一陣心酸。他立即安排專人對賈栓栓家原本簡易的廚房,進行拆除改造。重新修建了一間40多平方米的廚房,粉刷一新,安裝線路。看著寬敞明亮、干凈衛生的新廚房,賈栓栓的妻子熱淚盈眶,拉著張永康的手說不出話來。

精準扶貧,張永康做的太多太多,他帶領張旺渠村委會,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首位,把貧困戶的事放在心中。他說“在2018年這關鍵之年,讓村內的六戶貧困戶早日脫貧,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我們身邊的扶貧故事雖瑣碎但真實,有許多像張永康一樣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的基層干部,他們為西安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力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