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這是莊重的承諾,也是艱辛的職責。對于有脫貧意愿、能夠自主脫貧的人,也許只需要政策和措施點撥一下,致富的齒輪就會旋轉下去。但是對于永樂鎮永豐村段秀珍來說,脫貧是一條漫長而又艱辛的道路。

段秀珍現年66歲,長期患有精神障礙,無法與外界溝通,生活治理能力一塌糊涂,是典型的“窩居”人士,和同為貧困戶的弟弟段進喜生活在一起。沒有接觸過段秀珍的人想象不到她與世隔絕的模樣,因患有智力障礙加之本身行為怪癖,她拒絕和外界接觸,經常破口大罵,自身的合法權益也無從保障,僅靠自身根本無法實現脫貧的目標。

“作為她的幫扶人,我和其他干部一起給她把多年未洗的頭發洗了、多年未修剪的指甲修剪好了、把她全部的衣裳換了,洗頭發時滿頭的虱子,帶著她從頭上洗到腳上,平時每月最少四次,保證每周入戶一次,送菜送肉,送衣服,在段秀珍住院期間給她喂飯,出院時幫她齊齊打掃衛生,房里房外清洗一遍,像照顧自己的姊妹一樣照顧她。”永豐村婦女主任焦曉鳳這樣說到。

這是只是幫扶過程中的一個小細節,對段秀珍老人來說,像辦理身份證這樣的小事都是困難重重。永豐村書記任海安同志在多次與派出所溝通之后,帶領段秀珍在鎮村幫扶人員杜兵、焦曉鳳、劉雪蘭、鄒大玲、陳四景5人陪同下前往原點派出所辦理身份證,僅照相一項就用了接近一個小時才取到一張合適的鏡頭,終于將個人信息上傳辦理完成,等待領取。

就是這樣日復一日的幫扶,一點一滴的改變,如今的段秀珍老人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時常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水滴石穿,潤物無聲,永樂鎮的幫扶干部們依舊堅持著,努力著,改變老人的生活狀態,同時也改進自己的幫扶策略。扶貧雖不易,必傾盡全力;路人雖不解,必俯首奉獻。這正是永樂鎮扶貧工作的展牌,永樂鎮的幫扶干部們將秉持著這種理念,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繼續向前,用心、用情、用力改變著每一位貧困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