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殘垣斷壁滿目蕭條,年紀輕輕卻郁郁寡歡的待業青年,年邁體弱的古稀老人,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第一次走進幫扶對象門曉濤家的場景,朱飛至今記憶猶新,身為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窯店辦幫扶干部的他深知自己肩頭千鈞重擔的分量,在心中默默許下諾言的同時,奔忙的步履亦不曾停歇。

母親田淑芳年屆70歲高齡,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作為家中唯一的勞動力,除了耕種自家一畝多田地,農閑時門曉濤還要打零工補貼家用,母子二人的生活十分拮據。通過多次入戶走訪,朱飛逐漸了解了門曉濤家的致貧根源,原來門曉濤曾經有個罹患重疾至癱瘓的哥哥,全家傾家蕩產也未能挽回他的生命。痛失親人的打擊和被評為貧困戶的標簽,成為門曉濤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為此,朱飛首先對門曉濤展開思想教育,為他解開心結,卸下思想包袱,重拾生活的信心。緊接著,便開始積極聯系就業崗位,最終為其落實了新城保障性住房小區渭柳佳苑的保安一職,為整個家庭增加了月薪1800元的收入。家庭現狀的實際改善使母子倆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迎來久違的光明。

門曉濤和鄰居家的界墻坍塌了幾十年,兩家人因多次溝通無果始終未能修建。經過朱飛多次協調溝通,在窯店辦、黃家溝扶貧工作組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兩家的界墻終于重新屹立起來,鄰里關系也隨之融洽起來。門曉濤母親為此激動不已,于2017年12月11日親自到窯店街道辦事處送去了感謝信,向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幫助表示由衷的感恩。

除此之外,打掃衛生、翻修屋頂、修建水塔臺……凡此種種都是朱飛腳踏實地踐行自己承諾的日常,一路走來收獲滿滿,支撐這一切的背后只是共產黨員堅定信仰堅守誓言的赤子之心,樸素真實、恒久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