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這些都是我和王華(化名)溝通的內容,灃東新城管委會不少干部員工都有這樣的小冊子……”元月3日下午,西安普降瑞雪,在位于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王寺街道辦事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聯絡員孫彥妮正抓緊聯系她的幫扶對象王華一家,詢問近來的工作生活情況,并提醒他們雪天注意安全。
孫彥妮手中的一本小冊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厚厚一疊紙上,工整地記錄著一項項溝通的內容。“娃對現在的工作滿意不?”“媳婦對你的工作有啥想法?”……諸如此類的問句用較大的字體整齊地寫下,旁邊還用不同顏色的筆跡標注著對方回答的要點。
“王華今年57歲,聽力殘疾,和他溝通只能依靠這種方式。”孫彥妮告訴記者,王華的妻子智力殘疾,兒子今年18歲,全家人生活較為困難。經過對他們家庭情況的細致分析,并結合實地走訪、深入溝通,孫彥妮發現,王華具有較強烈的就業意愿,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提高家庭收入,同時,兒子王亮(化名)雖然年齡不大,但也愿意為改善家庭經濟狀況出份力。“也就是說,通過就業,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能夠有很大的提升!”
于是,為王華、王亮父子尋找適合他們的工作,便成了孫彥妮的重要任務。然而,孫彥妮遇到了一個現實難題——性格內向的王亮在與人溝通時存在障礙。“往往是我說很多句,問他問題時他只是‘哦’一聲,或者干脆不作回應。”
為了幫助王亮敞開心扉、提高交流能力,孫彥妮與灃東新城管委會相關部門深入對接,為王亮在一處產業園尋找了一份安保工作,并叮囑安保部門對王亮多加關照。“現在,王亮很好地融入了工作團隊,和我的交流也多了,精神狀態明顯好了。”孫彥妮說,每月近3000元的收入對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大有幫助。
不僅如此,王華也被推薦到了一家農業博覽園從事保潔工作。據王華介紹,以前他妻子在外打零工,比如在餐館洗碗等,不僅收入少,而且工作很不穩定,現在他自己從事保潔工作,不僅環境好而且工作較為穩定,他希望妻子也在身邊工作,以便能夠方便地照應……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灃東新城,這樣的幫扶故事還有不少,“扶智+扶志”成效十分明顯,讓一個又一個貧困家庭在擺脫貧困的同時,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記者楊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