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以前家里收入特別少,日子過得很艱難,自從我走上了扶貧保潔專崗,每個月能多收入1040元……”時值寒冬,記者見到牛亮時,他剛從離住處不遠的垃圾清運點結束工作回到家中。牛亮的家位于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的灃水園二號院,他和妻子均有殘疾,談起收入的增加,他對灃東新城的就業扶貧政策贊不絕口。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茨根村村民沈海(化名)身上。“雖然身有殘疾,但他的就業意愿非常強,我們每次組織的公益培訓他都會積極參加。”灃東新城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覺得,自己應該掌握一技之長,所以我努力參加培訓,想著出去找個工作。”沈海告訴記者,他的身體情況很難外出務工,灃東新城的就業扶貧政策讓他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如今,他負責村內部分路段的保潔工作,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提升收入……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分類推進精準脫貧工作的過程中,灃東新城通過“就業扶貧”,為勞動年齡段內具備一定勞動能力和勞動意愿的貧困群眾創造就業機會,使其自食其力,成為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
在此過程中,灃東新城健全完善就業扶貧臺賬,支持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灃東新城設立就業公益專崗,以建檔立卡的“三無”貧困勞動力為優先對象,堅持就地就近安置原則。牛亮和沈海從事的扶貧保潔專崗便是其中的重要組成,就地就近安置原則在他們身上得以充分體現。
為了使更多貧困群眾了解有關政策,灃東新城開展了形式多樣、覆蓋面廣的宣傳工作,細致摸清底數,建立基礎信息臺賬。目前,灃東新城已面向轄區建檔立卡貧困戶舉辦了多次招聘會,41名勞動年齡段內有就業意愿的貧困群眾走上了扶貧保潔專崗。統計數據顯示,灃東新城轄區81名貧困勞動力,除去照顧家人無法脫身和就業意愿不強的8人外,全部實現就業。
2018年,灃東新城將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加大就業扶貧的政策宣傳力度,不斷提高知曉率,同時,灃東新城將對貧困勞動力進行定期回訪,圍繞工作單位、薪酬待遇、社保繳納等情況征求意見和建議,對再次失業的貧困群眾開展就業幫扶和跟蹤,建立就業幫扶動態管理的長效機制。
記者楊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