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家住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南位鎮的小茜,無父無母,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但二老年事已高,家中收入微薄,勉強度日。但生活的困苦并沒有壓垮這個堅強少女的脊梁,她發奮圖強,勵精圖治,今年金榜題名,考上了西安文理學院。小茜一家人在這巨大的喜悅面前,卻難免為高昂的學費犯愁。正在一家人一籌莫展之際,讓小茜感到意外的是,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各級幫扶干部帶著7000元教育幫扶金和3000元愛心捐款主動上門,并囑咐小茜安心讀書,好好享受大學時光,將來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暖暖的話語,讓小茜不禁淚如雨下,她仿佛又重新充滿了力量,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西咸新區堅持把教育扶貧作為頭號工程來抓,緊緊圍繞教育精準資助和控輟保學兩項剛性指標,創新工作方式,夯實工作責任,靈活運用各項政策,以解決農村個別存在的教育落后及教育觀念欠缺問題為目的;以脫貧攻堅工作為契機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家庭學生及貧困村受教育現狀為關鍵,確保每一位貧困家庭學生從小接受良好教育,具備基本公民素養及必要知識技能;致力于以“授人以漁”的方式使每位貧困學生擁有值得期許的未來,使每個貧困家庭走向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深入摸排 不落一人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西咸新區秉持“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為目標,迅速開展貧困家庭學生大摸排活動。經詳細摸排及認定,最終確定新區2017年度共有學生的在冊貧困戶498戶,在冊貧困學生579人,其中幼兒園66人,小學189人,初中103人,高中70人,職中31人,高校120人;在冊貧困戶病殘障學生17人,隨班就讀8人,特教學校就讀2人,送教上門7人。

政策宣傳 全面覆蓋
西咸新區及各新城積極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平臺、學校公示欄等媒介,大力推送張貼《致家長一封信》、《致廣大貧困學子一封信》、《教育資助話你知》等宣傳文章,多渠道廣范宣傳教育資助類政策,并制作明白卡,將西咸新區教育扶貧資助項目逐一列清,發放至貧困學生家庭,并由幫扶干部進行重點講解,幫助貧困學生分析可享受資助項目,不斷提高教育幫扶政策知曉率,確保教育扶貧政策入腦入心。

控輟保學 常抓不懈
一是建立“七長”責任制。各新城(區縣長)、教育局長、鄉(鎮)長、村長、校長、家長、師長等“七長”分層包干,層層落實控輟保學工作責任,形成了齊抓共管、措施到位的良好工作局面,有效確??剌z保學“零輟學”的目標。二是學校全面掌握學生學期入學數、未報到數、轉入、轉出、借讀、復學、輟學等基本情況,對疑似輟學學生及時跟蹤,對有輟學跡象的學生及時組織家訪,深入了解問題原因,細致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用真情感動家長,贏得學生的心,全力勸其回校就讀。同時,對有輟學學生立即上報備案,有針對性的開展勸導工作。三是加強師德建設,樹立良好師德風尚,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四是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勞動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法律法規,積極營造控輟保學工作氛圍。
截至目前,西咸新區貧困學生無一人因貧輟學,保學率達100%,且所有在冊貧困戶學生都已配備專門教師進行結對幫扶。

教育資助 筑夢未來
西咸新區全力打好教育扶貧“組合拳”,唱響學生資助“主題曲”,堅決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而失學,減少因學返貧現象發生,確保實現“人人有學上、家家有希望、個個有幫扶”的工作目標,全面加強和推進學生資助工作。按照“規定動作不失標準、自選動作不走過場”原則,全面落實各項資助政策,完善建立以國家、西咸新區、各新城資助為主,校(園)資助為輔的四級學生資助體系,從學前教育階段到高等教育階段實現教育補助全覆蓋。
一是規定動作不失標準。西咸新區嚴格執行國家教育資助標準,全面落實學前教育階段免除學前一年幼兒保教費和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資助兩項政策(簡稱“一免一補”),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及教科書費、補助生活費政策(簡稱“兩免一補”)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政策,普通高中階段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政策(簡稱“一免一補”),高等教育階段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貧困人口教育扶持政策(簡稱“一貸一補”)。

二是自選動作不走過場。西咸新區在國家教育資助的基礎上,自加壓力,創新方式,以新區及新城兩級財政為支撐,加大教育扶貧資助力度,確保貧困學生安心就讀,無后顧之憂。
西咸新區考慮到現在國家教育資助政策中,義務教育階段非住宿生僅享受“兩免”政策。為填補這一類學生無生活費補助這一空白,并提高全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質量,新區動用本級財政,向全體義務教育階段在冊貧困戶學生發放不超過2000元/年的補助。2017至2018學年西咸新區應享受補助貧困學生243人,發放補助金46.9萬元。

灃東新城扎實開展“筑夢計劃”活動,對貧困家庭子女進行額外補助。如在學前教育階段免除保教費、補助伙食費;在義務教育階段及普通高中階段免除住宿費、補助伙食費、免除教輔資料費;在中職階段及高等教育階段提供生活補助、交通補助;且對各學段學生(幼兒)在校(園)期間購買學平險的給予補助。同時,灃東新城建立校內助學制度,各學校從事業收入中足額提取不低于3%的經費作為校內資助經費,優先將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幼兒)納入校內資助覆蓋范圍,并減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校服費用及研學旅行費用。
秦漢新城將轄區內貧困戶子女全部納入秦漢教育生活補助范圍內,從學前到大學各階段全部予以補助,并在國家在校生資助標準的基礎上,對部分學段資助標準進行了提高調整,如學前段補助提高到800元/年,大學補助提高到7000元/年。2017年共資助轄區貧困學生404人(2016已脫貧戶學生198人,2017未脫貧戶學生206人),共計發放補助金83.7萬元。
灃西新城教育助學工作堅持“政府引導和社會參與;發展可持續;??顚S谩钡幕驹瓌t序時安排,穩步推進,規范助學金發放的對象、程序,保證助學基金發放的公開、公平、公正,更好的服務貧困戶子女完成學業。以持續開展教育精準扶貧為契機,充分發揮教育造血式扶貧功能,通過設立育才助學基金,對轄區內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大學生、殘疾兒童、義務段學生,因災、因病、因學返貧的非在冊貧困戶子女,現階段享受補助政策后仍不能保證其正常就學的學生進行助學補助。現根據灃西新城貧困戶學生人數,初設規模80萬元,后期將根據實際情況再行調整。
涇河新城對國家政策覆蓋不到的建檔立卡戶貧困學生辦理人身意外附加大病保險;對包括義務段未實施教育資助政策的建檔立卡戶學生、高中段學籍不健全及補習的建檔立卡戶學生在內的貧困學生參照同學段資助標準予以補助。

夙興夜寐 求仁得仁
西咸新區積極爭取上級單位支持,為區內學校及學生謀求更多福利。積極在西安市教育局開展的“關愛貧困學子”捐資助學活動中,為新區義務教育階段孤兒及特困學生爭取到現將資助名額15個,每人發放助學金3000元,將分六學期發放;爭取到平板電腦教學班捐助名額1個,共計65名學生;在全區義務教育階段中心小學以上學校,每校獲贈兩臺平板電腦的教學物資資助,受捐贈的學校共計80所。

至樂無如讀書。西咸新區愿傾盡所有,保障新區學子,人人盡有書讀,人人盡享歡愉,人人皆可成材,人人皆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