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深入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產業扶貧各項決策部署,理清思路、多措并舉、因地制宜、因戶施策、不斷探索創新產業扶貧新路子。
一、政策引導,摸清底子。秦漢新城管委會高度重視產業扶貧工作,專門列支200萬元,用于對轄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新發展產業進行扶持。經走訪調查,秦漢新城510戶貧困戶中有產業發展意向的有135戶(其中種植業52戶、養殖業69戶、土地流轉20戶、就業安置18戶),有部分群眾發展2種以上產業。針對貧困戶不同需求,制定《秦漢新城產業扶貧實施細則》等文件,明確六大類14項產業發展政策補助資金,對發展產業的貧困戶和吸納貧困戶的經營主體均有相應補助。
二、爭取項目支持,打造扶貧基地。為更好發揮扶貧產業基地的示范帶動作用,打造秦漢新城田園居貧困殘疾人扶貧示范基地,引進發展設施草莓和火龍果,建設面積70畝(其中草莓40畝、火龍果30畝),共吸納周陵街道辦轄區及周邊地區農村貧困殘疾人40名,通過財政資金折股保底分紅的方式,每名貧困戶預計每年可獲得不低于當年省定脫貧標準的保底分紅,實現40名貧困殘疾人當年脫貧。隨著扶貧示范基地的發展壯大,將會提供更多崗位,惠及更多貧困戶,同時,也為貧困戶的產業化發展、集約化管理、技能化培訓提供了便利場所。

火龍果種植基地
三、發揮經營主體帶動作用。為破解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普遍存在接受新事物難、資金難、技術難、銷售難等問題,大力實施由政府搭建平臺,“經營主體+基地+貧困戶”的合作模式,創新“租金+股金+薪金”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土地流轉、資金入股、就業務工等提高收入。以西俊養殖場為依托發展的肉羊托管模式,貧困戶可在養殖場購買羊苗, 以5只為例,托管六個月可出欄,羊苗費用、托管費共計4000元,由養殖場負責銷售,可獲得銷售收入6000元左右,貧困戶可獲得利潤2000元,加上政策扶持1000元,共可獲3000元利潤。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為貧困戶的產業發展起到了引領護航的作用。

驗收肉羊養殖
四、推進“三變”改革 盤活貧困戶沉睡資本。根據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要求,為了盤活農村沉睡資本,大力實施“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模式,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村民住房財產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林權抵押試點,運用“資本運營”理念,整合部分涉農資金作為股金,入股各類市場主體,明晰各方權利和義務,增加貧困戶資產收益。已確定周陵辦嚴家溝村、正陽辦后排村等七個村為試點村,各項改革工作正在順利進行。
五、創新多種扶貧模式。根據街辦(鎮)情、貧困戶戶情、各村村情,不拘泥于一種產業扶貧模式,而是因戶施策、因地制宜、探索創新、多措并舉,探索出了“政策驅動、龍頭帶動、掛靠幫帶、鄉村旅游、能人引領、租賃返聘、集體反哺、抱團發展、培訓造血、電商扶貧”等10種產業扶貧模式。目前,已完成在南位鎮建設萬頭標準化養豬場扶貧基地項目可研報告并進入招商階段。同時,以正在實施打造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園區、項目等為依托,形成政策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新格局,切實發揮產業在扶貧當中的“造血”功能,將會帶動更多貧困戶實現脫貧。
同時,對貧困戶和經營主體進行分類培訓,并指導貧困戶發展相應產業,以產業發展提升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讓貧困戶心熱起來、身動起來,最終憑自己雙手擺脫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