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7月15日,全省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漢陰縣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了國家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工作有關會議精神,交流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工作經驗做法,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孫亞政出席會議并講話,安康市政府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何邦軍致辭。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益民主持會議。

孫亞政指出,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實現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開局之年。加強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抓手,也是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重要屏障,更是當前及今后鞏固期內鄉村振興系統的核心任務。
各級必須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清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的重大意義、艱巨任務和緊迫形勢,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十四五”時期最重要的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終繃緊弦、不松勁,扎實做好各項具體工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孫亞政強調,各市縣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意見》,按照“2531”工作思路,準確把握關鍵環節,切實抓好工作落實。
要厘清監測范圍,聚焦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及突發嚴重困難戶“三類”監測對象,切實解決“監測誰”的問題;
要明確標準要求,及時監測農戶返貧致貧風險和區域性、規模性返貧風險,切實解決“監測啥”的問題;
要明確監測途徑,綜合運用農戶自主申報、鎮村干部排查、部門篩查預警、各類監督渠道反饋和平臺監測分析五種方式,借鑒基層“網格化、信息化”典型經驗,切實解決“誰監測”的問題;
要明確程序環節,規范工作步驟,強化跟蹤回訪,切實解決“咋監測”的問題;
要明確幫扶方式,對監測對象實行分層分類幫扶,對區域性、規模性返貧風險及時研判預警,落實針對性措施,切實解決“怎么幫”的問題;
要明確工作要求,強化走訪排查、行業篩查、手段運用、工作調度等方面時限安排,切實解決“時效性”的問題,確保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落地落細。
孫亞政要求,全省鄉村振興系統要迅速適應新角色,主動擔當作為,正確處理好“五個關系”,體現能為善為。
一是處理好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的關系。要嚴格按照中省《實施意見》精神,按程序步驟規范開展動態監測工作,創新工作運行機制、創新監測方式方法,務實精準幫扶舉措,積極防范、有效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二是處理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之間的關系。要在高質量、高標準鞏固好“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的基礎上,抓點示范,以點帶面,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開新局。
三是處理好監測與幫扶之間的關系。要以嚴實精細的工作作風,常態化做好動態監測幫扶工作,既不能嫌麻煩隱瞞實情、搞“體外循環”,更不能漏報錯報、搞“數據造假”,及時分析運用監測預警數據,發現風險,研判問題,精準落實幫扶措施,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幫扶。
四是處理好動真碰硬與推動工作的關系。嚴格落實“周統計、月通報、季調度、半年小結、年度總結”的工作推進機制,通過定期核查、督查暗訪、解剖麻雀,發現、通報、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要嚴肅工作紀律,嚴格考核運用,確保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五是處理好重點工作與后評估之間的關系。統籌抓好當前動態監測、搬遷后扶、蘇陜協作、重點幫扶縣和資金管理使用等重點工作,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統籌抓好各項重點工作,確保鞏固成果的成效經得起國家后評估的檢驗。

會上,安康、咸陽、榆林、漢中、渭南五市鄉村振興局主要負責同志和漢陰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作了交流發言。會前,與會人員在漢陰縣進行了實地觀摩。
各設區市鄉村振興局局長、業務科長,96個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的縣(區、市)鄉村振興局局長,局機關有關處室、直屬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