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我們話說中秋。中秋是怎么來的呢?
在中國的農歷中,“中秋”早已有之,而人們也早已發現,這一天的月亮,放在一年當中,也往往是最大最圓的。即使八月十五這一天的月亮不能解決“最大最圓”,不要緊,八月十六的月亮可以解決,這就是所謂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然而,中國人全民過中秋節,形成一整套的節日民俗,并不算太早。根據專家們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的考據,全民中秋應該是從宋朝開始。這一點,我們后面會講到。
中秋節這一天干什么?
首先,當然是賞月。事實上,以月圓為象征的傳統節日,還有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但是,如果論資排輩,八月十五要數第一。
其次,慶豐收。在四季分明的北溫帶,亞歐大陸上發展出了高度發達的古代文明,而古代文明的基礎是農業。中國更是一個農業立身的民族。秋天,顆粒歸倉,瓜果飄香,人們在這個季節擁有最為充分的“免于饑餓”的自由,自然要狂歡,要吃喝玩樂啦。
第三,家人團聚。以家庭和家族為基石的中國傳統社會,春節、中秋、重陽這些節日,都相當重視闔家團圓。
天上,人間
水調歌頭
宋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自古以來,寫中秋的詩詞,也是多得不要不要的。但是,蘇東坡的這首詞一出來,很抱歉,其他人幾乎等于白寫。
蘇軾是一個重感情的人。我們看他寫的序文就明白:“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這一年是農歷丙辰年,蘇軾在今天的山東密州任職。也就是在那里,他寫出過《江城子 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還有《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等等。這一首《水調歌頭》,是他在中秋夜歡宴大醉之后,懷念弟弟蘇轍蘇子由。
《水調歌頭》其實是詞牌名。如果一定要給這首詞取個名字,大詩兄斗膽,可以叫做《天上·人間》。
上闕是“天上”。半醉半醒之間,蘇東坡夢游仙境?!懊髟聨讜r有,把酒問青天”。古人對于月亮和青天,都有過無窮無盡的疑問和想象。越是浪漫的人,越是想得離奇。屈原有《天問》,“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太陽月亮和星星,都在哪兒待著呢?李白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明皇,據傳曾在八月十五游月宮,帶回一套《霓裳羽衣曲》的曲譜。蘇軾,問著問著,仿佛被仙人帶到了天上宮闕。瓊樓玉宇固然好,卻是高處不勝寒。玉人起舞,仙樂飄飄,不知是天上,還是人間!
瓊樓玉宇
下闕是“人間”。醉后小寐,神游八極。忽然一個冷戰,被秋夜寒露凍醒。再也難以入眠,舉目四望,原來已經回到人間?圓月已經轉過天頂,走到西邊的天空,愈加低垂,朱閣之上的月光轉換了方向,雕花精美的窗欞格柵,影子印在白粉墻上。
親人不能團聚,心中五味雜陳,有絲絲惆悵。但是,蘇東坡向來不是一個鉆牛角尖的人,他是一個善于自我安慰的豁達之人。沒有什么事情是能夠長長久久、圓圓滿滿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俗話說得好“月盈則虧”,且留個念想。子由吾弟,想當年我送你離開,現在你在千里之外。但是我知道,你也跟我一樣,在望著天上的月亮。但愿人長久,世間只要你好。
這首詞,小學生們應該背下來。宋詞其實是有曲調的,《水調歌頭》的古曲,恐怕已經失傳,不過不要緊,現代人給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譜上了曲子,鄧麗君和王菲都唱過,大詩兄覺得很棒。其實,跟著她們唱,唱著唱著也就會了。
今夜清光此處多
面對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流的詩人,總是有一流的表達。下面給大家介紹兩首,沒有蘇軾的《水調歌頭》那么有名,但是,意境卻是一樣的不俗。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杜甫這一輩子,顛沛流離,吃盡了家人離散的苦。越是在這樣的夜晚,越是對家人倍加思念?!皾M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滿月仿佛一輪明鏡,舉頭望明月,歸心真似箭!不對,比箭還厲害,足以折斷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我就像一顆蓬草,漂泊在人世間;我想要折下月中的桂枝,卻恨沒有一把天梯。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白月光照在水面上,仿佛一層霜雪;照在棲鳥的身上,羽毛歷歷可見。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白兔”就是月宮中的搗藥玉兔,簡直可以清晰的看見它的毫毛。“明察秋毫”這句話,竟然可以點化用來形容玉兔,老杜的深沉,你懂不懂?
中秋節的吃,怎么能缺了月餅?
月餅
清 祁啟萼
中秋節物未為低,火烘羅羅出釜齊。
一樣餅師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題。
月餅的起源,說法不一。也許,唐宋時期已經有了“月餅”的雛形;但是,現代意義上的月餅,應該是在明清時期出現并傳承下來的。這首清朝人寫的《月餅》,給我們留下了當時的制作場景。打月餅,需要專業的“餅師”,和面、塞餡,放到“釜齊”,就是平底鍋上烘烤?!盎鸷媪_羅出斧齊”,“羅羅”,就是圓餅子的意思。
現在市場上的月餅,花樣百出、千奇百怪,論門派,有蘇式、廣式、京式等等;論餡料,有鮮肉、豆沙、蛋黃、五仁、榴蓮、韭菜乃至冰激凌。但是,大詩兄記憶中的童年,月餅總是這樣的:捏起來撲簌簌地掉渣渣,掰開來是暗紅色的豆沙和“紅絲綠梅”,吃起來能感受到發齁的冰糖和豬油。事實上,我們小孩子最好奇的是:“紅絲綠梅”是怎樣一種神奇的東西?后來才知道,原來是將冬瓜、葫蘆等瓜果切絲,染上色素、用糖腌制。哎呦,知道了也就不好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