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年以來,西咸新區扎實落實全省“三個年”活動部署要求,全市八個方面重點工作任務,持續提升公共服務均衡化、優質化水平,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今年9月,在新開學的鐵一中金灣中學教室里不斷傳出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橙白相間的教學樓、寬敞通透的運動場地,多功能教室布局合理,溫馨沉靜的現代教育氣息撲面而來。鐵一中金灣中學共設計規模54個班,容納學生2700人。大方簡潔優美的現代化校園為學生學習和成長提供了理想的學習環境,也加強了隴海鐵路線以北片區高中教育配套。

就在2月,西咸新區與西安鐵一中簽署合作辦學協議:新區引入鐵一中優質教育資源和全新的教學管理模式,雙方共同打造西咸新區鐵一中金灣小學和金灣中學,將涵蓋小、初和高三個學段,全面建成后將提供超4000余個優質學位。
“新學校為我們的孩子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學校各種各樣的興趣社團,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和才華。”能源辦金貿區居民張興梅高興地說。

不僅鐵一中金灣中學,今年8月,西咸新區與省政府機關幼兒園簽署合作協議,將以省政府機關幼兒園優質教育資源為依托,共同建設金灣第六幼兒園、文教園第二幼兒園,進一步增加優質學位供給。此外,西咸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東區)、西咸新區第一小學北校區(二期)建成投用。鐵一中金灣小學、秦漢第三小學、阿房一路學校(小學部)正在加速推進。
西咸新區全面實施“名校+”工程,先后引入清華附中、西安交大附中、西安鐵一中、陜師大附中、高新一中、黃岡中學、西工大附小、西安中學、西安市一中和后宰門小學等一批省內外名校,組建“名校+”共同體。
今年以來,西咸新區全面完成19所校園建設,新增學位12900個。新組建“名校+”共同體10個,其中新組建教育集團3個。新招聘教職員工1072人,進一步豐富了新區的教育資源配套,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到好學校。
家門口的醫院越來越好
今年3月,西電集團醫院灃東院區全面開診。醫院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醫療團隊由西電集團醫院本部專家和引進的高端人才共同組成。醫院編制床位310張,逐步開放至500張,設有心血管病區、消化病區、腦病病區等6個病區,以及急診科、內科專科門診、眼科門診等21個門診科室。同時設立120急救中心灃東急救分站,為群眾緊急醫療救治提供保障。
9月,西咸新區人民醫院(省人民醫院西咸院區)全面開業,內科、外科、兒科等多個科室和住院部578個床位全面對外接診。11月,這一項目又傳來好消息,作為陜西省人民醫院簽約落地3個項目之一,國家(陜西)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國家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項目成功簽約,將以“建設醫工結合特色鮮明的新型醫科”為目標,打造集科技研發、創新孵化、健康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品質也在不斷提升,它們與三甲醫院建立醫聯體,實現區域內檢驗結果互認……轄區的社區衛生院儼然“變身”小型全科醫院。就如位于秦漢新城的渭城衛生院,依托區域醫學檢驗中心,目前檢驗項目可達1000種以上,完全實現分級診療目標。
此外,今年年初西咸新區還試點開展“家庭病床”服務,出院后仍需繼續治療、慢性病需長期治療等8類患者被納入試點服務對象。患者或者家屬可向簽約醫療機構提出建床申請,通過評估、簽訂服務協議后即可辦理。
健康無小事,西咸新區持續推進“15分鐘就醫圈”“家門口好醫院”建設,目前已啟動建設三級醫院9所,已建成投用3所。轄區21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陜西省人民醫院等6家三甲醫院簽訂醫聯體合作協議,16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加入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家庭病床”試點單位由3家擴展至22家,目前已建床403張,完成目標任務的201.5%,增速全市第一。
好房子讓生活越來越幸福

“15號,請到選房區選房;17號,請在資料審核區準備。”今年12月,空港新城幸福里社區人頭攢動,完成登記確認后,底張街道布里村李先生跟同行的家人分享著選房的喜悅:“新小區的房型都很好,采光和通風也不錯。”

同時間,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潤馨怡園,斗門街道新常村860戶、2900余人喜圓“新居夢”。張先生剛剛完成選房,他對自己選到的新房子十分滿意:“小區配套還有幼兒園,以后娃上學大人孩子都方便。”工作人員介紹,為了讓群眾提前了解戶型、配套等小區的具體情況,在選房之前專門向回遷群眾集中發放了通知書,并組織大家實地參觀,入戶看房。
在能源金融貿易區,西咸安居首個保障房項目“時光云啟”剛一亮相,就受到了大家的關注。“沒想到保障房還可以這樣設計,彰顯藝術和文化氣息。”金灣科創區企業員工范先生在參觀完項目后感慨地說。這里建有精裝房954套,綠化率約35%,配有約3700㎡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秉承職住平衡原則,聚焦目標群體需求,按照西咸新區規劃建設品質標準要求建設,設計上注重功能性,可滿足從單身到三代同堂的居住需要。
西咸新區保障房建設也得到了國家部委的認可。今年,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發布《關于2023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擬命名名單的公示》,西咸新區北杜街道陽光里第一社區成功入選。作為回遷安置小區,這里成立了“和言悅色”居民議事會,通過居民自治解決實際問題,使居民真正成為社區治理的“主人翁”。在這一創新模式下,社區內越來越多的老年人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保障房承載著數千戶家庭的安居夢。西咸新區根據轄區民眾對保障性住房的現實需求,系統、全面統籌房屋建設與交付工作,始終堅持高品質規劃、高標準施工,高效率完成的工作態度。截至目前,20個項目已完成或啟動回遷,6個項目已啟動選房且月底前完成竣備驗收備案工作,轄區群眾的幸福感、滿足感、歸屬感不斷增強。
“15分鐘生活圈”越來越豐富
今年9月,位于能源金貿區的上林天地正式開業,街區包含時尚餐飲、潮流零售、數碼科技、兒童娛樂、露天花園、生活配套、酒店、高檔寫字樓等綜合業態。打造集娛樂社交、吃喝逛購為一體化,城市青年娛樂社交目的地及潮玩休閑聚集地。“上林天地開了,吃喝玩購一站式體驗就是走兩步的事。”家住奧林匹克花園小區的王先生高興地說。
今年夏天,崇文佳苑社區居民的生活變得有些不同。西咸新區涇河新城新氧街區正式開街,街區涵蓋傳統的零食快餐、火鍋烤肉、甜品店、飲品店、便利店、菜鳥驛站、藝術培訓、兒童樂園等零售、餐飲、休閑業態,還建有托育中心和綜合福利中心。
“自從商業街建起來后,生活更方便了,家門口有超市、便利店,晚上樓下有夜宵,街區的夜景也漂亮。”家住崇文佳苑一區的王哲說。
城市煙火氣更足,居民幸福感更高。西咸新區大力推動“15分鐘生活圈”建設,已形成三橋生活圈、灃水園生活圈、康定和園生活圈、周禮佳苑生活圈、幸福里生活圈等便民生活圈。灃西吾悅廣場、西咸新區上林街道灃太花園社區、崇文鎮崇文佳苑一社區入選西安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這些生活圈品質升級,讓美好生活“一刻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