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快遞員周晟瑜干這行快10年了。
2月下旬一早,他和往常一樣準時來到西咸新區秦漢新城中通快遞分揀中心,熟練地將貨物分類裝車,安排快遞分發。“每個快遞員平均負責三條路,一個人每天派件300個左右,走街入巷是我們的日常。現在持證上崗了,在路上我要更仔細些。”周晟瑜滿臉笑容。
周晟瑜口中的“證”是指西咸新區“城市觀察員”的聘書。1月26日,周晟瑜等20位來自快遞、外賣、貨運、代駕等新業態的新就業群體代表獲聘西咸新區首批“城市觀察員”。
“觀察員”是觀察什么?
對城市發展有何作用?
截至2023年底,西咸新區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數量已達數萬人,主要分布在快遞、外賣、物流等新興領域,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快遞員、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從業者每天都會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奔走在城市中的他們就像是“移動探頭”。紅綠燈的配時合不合理、哪里的路面不夠好、哪里有亂堆亂放的現象等問題,他們往往能在第一時間發現。
“獲聘后的第一件事是學習。”獲聘當日,周晟瑜與其他“城市觀察員”一同來到秦漢新城紅色會客廳紅色驛站,針對網格化管理服務概念、治理意義、治理現狀、網格員工作職責及網格化工作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之間的關系等內容進行了系統化的學習。
“‘城市觀察員’的隊伍以后會不斷壯大,有望與網格員形成‘互補’的力量,共同促進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秦漢新城組織和人力資源部干部郭毅說。
怎樣暢通問題反應渠道?
在秦漢新城紅色會客廳紅色驛站,我們可以了解到“城市觀察員”的權益保障機制。一方面是為“城市觀察員”和其代表的新就業群體提供便捷高效的問題反映渠道。來自陜西凝遠運輸服務有限公司的“城市觀察員”馮記洋表示,反饋意見的渠道很多。新就業群體建立有微信群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也在其中,有問題的話在群里說,很快就會得到回復,也可以線下去紅色驛站留下建議或是“微心愿”。同時,秦漢新城還建立了“管委會+轄區企業+紅色驛站”的聯席會議機制,“一些平時不好解決的難題,我們就會放在會上討論處理。”郭毅說。
另一方面是做好服務保障。秦漢新城制定了“城市觀察員”積分制管理辦法,反映問題、做好人好事等均可獲得積分,兌換禮品。此外,隨著西咸新區44家紅色驛站完成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服務站、流動黨員管理站和社會治理網格化工作站“三站合一”提檔升級,驛站的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此次驛站升級前,我們提前對各驛站附近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進行摸排,著力提供精準有效服務。例如,凝遠黨支部紅色驛站就在貨車司機休息區設置了洗衣機和烘干機,解決貨車長途司機換洗衣服不便的問題。我們還在此次升級中引入了流動黨員管理站,積極探索流動黨員管理新模式。”郭毅說。
提檔升級后的紅色驛站可以為“城市觀察員”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息取暖、應急維修、閱讀充電等21項服務。大家不僅可以享受到“熱可納涼、冷可取暖、渴可飲水、傷可取藥、急可如廁、累可歇腳”等基礎服務,還可享受到法律宣講援助、交通安全講座、心理咨詢疏導、實用技能培訓、再就業咨詢等拓展服務。
夜幕降臨,周晟瑜送完貨返回快遞點。“關心我們的人越來越多了。在公司里,時常能收到政府送來的‘暖心大禮包’,現在又當上‘城市觀察員’,讓我深刻感受到我們被重視著、牽掛著,也被城市需要著。”周晟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