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全面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尚德西安”道德實踐系統工程,充分展示西安市公民道德建設豐碩成果,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潤西安的社會氛圍。今年8月13日,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聯合下發《關于評選表彰第五屆西安市道德模范工作的通知》,經各區縣、開發區和市級相關部門積極推薦,市委文明辦綜合初選,專家評委組評審投票,現遴選出一批在生產生活中對社會貢獻大、群眾口碑好、事跡突出感人、體現崇高精神、典型示范性強的道德模范人選,其中:第五屆西安市道德模范人選10名,第五屆西安市道德模范提名獎人選10名。
現公示5天,接受社會監督,時間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5日。如有異議,請以電話或信函形式向市委文明辦反映。
聯系人:王寧
聯系電話:86780680
傳真:029-86780736
電子郵箱:xahaoren2018@163.com
地址:西安市未央區鳳城八路99號市委文明辦
郵編:710008
“助人為樂”道德模范人選
段君成
段君成,男,1979年9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為航空工業西飛公司機翼裝配廠綜合組組長。曾榮獲陜西好人、西安好人等。
21年來,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幫助200余名孤寡老人、孤兒、失學兒童及留守兒童,捐款、捐物累計17余萬元;資助北京、黑龍江、西藏、江西、陜西等多省市130余名貧困留守兒童完成學業;并在街道辦的支持下發起“段君成愛心志愿者團隊”,設立“愛心超市”,受惠群眾近萬人。幾年來他所帶領的團隊先后照顧孤寡老人70余人,資助失學兒童、留守兒童50余人,組織慰問困難群眾100余人,資助金額10余萬元。
他先后受邀為大中小學、企業及政府機關義務宣講“雷鋒精神”近50余場,近2000余人聆聽,受到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成為航空工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典型代表,被譽為“航空戰線最美志愿者”。(閻良區文明辦推薦)
鄧景元
鄧景元,男,1968年5月生,現任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副主任,西安雁塔鄧景元社區康復志愿服務中心主任。曾榮獲中國好人,中省市優秀志愿者等。
自2011年5月28日交大一附院團委在紅專南路社區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務基地”,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八年來風雨無阻利用每周六到紅專南路社區,義務為殘疾人及居民提供中醫及康復診療。8年多來,在鄧景元醫生的帶動影響下,他的志愿者康復治療團隊已發展到300多人,團隊總計服務時長2462小時,中醫診斷及開具中藥方劑7640人次,針灸、推拿及康復訓練治療37960人次,進行健康知識講座61次,建立慢性病管理檔案320份,并先后贈送社區康復設備近10萬余元。(雁塔區文明辦推薦)
“助人為樂”道德模范提名人選
何沛
何沛,女,漢族,1984年2月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陜西省慈善協會殘障志愿服務隊、西安市和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雁塔區殘健同行殘障服務中心負責人。曾榮獲中國優秀志愿者個人、中國好人等。
何沛身患兩種罕見病癥(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雙腿骨折八次),輪椅出行。2005年考取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2008年至今圍繞殘障社群從事相關社會服務,擁有心理咨詢、志愿者能力建設、社區服務、社會倡導、就業支持項目經驗。長期圍繞殘障群體和志愿者,依托社區服務為平臺,先后開展約三百多次助殘、社會倡導、志愿服務能力建設、職業就業支持等項目活動。累計項目資金、物資折價、直接資助總金額約二百萬,社會服務時間近五千小時。服務領域輻射西安市內、武功、周至、洋縣、戶縣;以慰問、能力建設、就業支持為形式直接受益殘障社群累計千人;參與活動志愿者達五千人,志愿服務能力建設培訓覆蓋二十所高校三千余人。(雁塔區文明辦推薦)
曹金生
曹金生,男,漢族,1970年9月生,中共黨員,1987年11月參加工作,本科學歷,現為西安市公安局蓮湖分局政工科民警。曾榮獲全國最美家鄉人、西安好人等。
曹金生摯愛公益事業,6年多來,先后尋找到走失老人、小孩等600余名,讓600余個走失家庭與親人團聚。“丟人就找曹警官!”這是受助群眾送給他的真摯贊語,這已成為他服務百姓的一張活名片。2013年2月陜西“兩會”,專門把曹金生成功為走失5年的河南商丘失憶女孩找到家人案例,作為發展陜西政務微博的議題寫入“兩會”報告。曹金生在陜西省慈善協會注冊成立“曹警官志愿者服務隊”,多年來堅持崗位學雷鋒,捐資助學,公益尋人,先后捐資2萬余元。在公益尋人中,曹警官還吸引了劉若英、孫紅雷、王力宏等明星的關注轉發,公益尋人更具有影響力。曹金生在新浪微博設立的“曹警官尋人”話題,一年閱讀量就達7000萬人次。曹警官被媒體譽為“西安尋人一哥”,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多次報道了他堅持崗位學雷鋒的事跡。(蓮湖區委文明辦推薦)
“見義勇為”道德模范人選
李瑞霖
李瑞霖,男,1985年3月生,中共黨員,市檢察院辦公室副主任。曾榮獲中國好人、第五屆陜西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
2018年6月7日上午8時許,李瑞霖在上班途中步行至北二環與貞觀路十字西北角時,發現翟某持刀將張某捅傷,并準備再次捅刺張某。危急關頭,李瑞霖不顧自身安危,立即沖上前將翟某摁倒在地,徒手將翟某手中的刀具奪下,在群眾的幫助下將其制服。李瑞霖及時穩定傷者情緒,幫助傷者止血。民警到達現場后,將犯罪嫌疑人翟某抓獲。李瑞霖在向民警講述完事情經過,留下聯系方式后悄然回到單位上班,直到經開分局民警到市檢察院送錦旗和表揚信時,同事們才得知他的英雄事跡。李瑞霖同志見義勇為的先進事跡先后被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檢察日報、陜西日報、陜西電視臺、西安日報和晚報、西安電視臺等20多家媒體集中報道,今日頭條點擊量超過200萬次,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陜西省人民檢察院、中共西安市委政法委、西安市人民檢察院分別作出向李瑞霖同志學習的決定。(市人民檢察院推薦)
李西亞
李西亞,女,1972年2月生,中共黨員,藍田縣藍關街辦衛生院黨支部書記。原曙光救援藍田隊秘書長。曾榮獲中國好人、陜西好人、西安好人等。
李西亞是藍田縣藍關鎮衛生院的黨支部書記兼辦公室主任、會計、主治醫生。2012年加入曙光救援藍田支隊,是西安市巾幗志愿者標兵、陜西曙光救援隊優秀隊員、藍田縣首屆道德模范、志愿者協會理事。
李西亞不僅是衛生院的優秀職工、先進個人,更是熱心公益、見義勇為的志愿者。她不僅活躍在藍田各個社區的減災防災宣傳現場,還先后參加過2013年的藍田賽峪失蹤驢友搜救,2015年九間房銅鵝村洪災救援,2016年九間房堰塞湖緊急疏散及2017年灞河、賽峪水庫溺水救援等大大小小30多次救援。9年前她還收養了一對龍鳳胎,現在孩子已經上小學六年級了。六年來,她攜手陜西慈善協會愛心微公益團隊為藍田的17名貧困留守兒童籌集發放助學金18萬多元。(藍田縣委文明辦推薦)
“見義勇為”道德模范提名人選
李榮
李榮,男,1956年5月生,中鐵十二局集團一公司退休職工。曾榮獲中國好人、陜西好人、西安好人。
2017年1月23日下午3點多,灞橋區安村老趙家6歲的孫女趙浠顏和4歲的外孫女劉甜甜在灞橋濕地公園冰河上玩耍時,不慎落入冰窟。正在散步的李榮聽見呼救聲,立即跑了過去,冒著生命危險進行救援。他踩著河冰迅速向小孩挪去。在接近孩子的時候,冰面塌陷,李榮掉了下去。但他沒有恐懼,而是頂住冰冷的河水,扯住離自己最近的小女孩趙浠顏,迅速返回,把孩子放在尚未塌陷的冰面上。此時,兩個孩子的爺爺奶奶施救孩子心切,踏入冰面,造成更大面積的冰面塌陷,相繼落水,李榮把第一個孩子放在安全冰面上后,緊接著把兩個老人也推上了冰面。隨后,李榮轉身朝著劉甜甜落水的方向游去。當他抱起小女孩時,小女孩已經開始抽搐并口吐白沫,李榮將劉甜甜翻過身舉到頭頂,胳膊使勁撥開破碎的冰碴往回游,最終將孩子轉移到了安全地帶。由于用力過度,李榮的兩條胳膊被冰碴劃破了數十條口子。(灞橋區委文明辦推薦)
石衛華
石衛華,男,1973年3月生,陜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新華書店分公司職工。曾榮獲中國好人、陜西好人、西安好人。
2018年4月15日,石衛華與家人、朋友登山至秦嶺黃峪口水庫,遇一名5歲兒童不慎落水,情況危急。石衛華馬上沖上水壩,邊跑邊脫衣服,跨過雜草叢下到水庫,跳入水中救起男孩,在當地村民配合下將孩子拉到岸邊。上岸后,利用多次參與戶外救援的經驗,石衛華立即和村民們一起對孩子進行倒提、控水與胸部按壓。因搶救及時,處置方法得當,孩子最終成功獲救化險為夷。華商報、都市快報、省文明網、央視網等媒體相繼對石衛華的見義勇為事跡進行了報道。(長安區委文明辦推薦)
“誠實守信”道德模范人選
唐舍娃
唐舍娃,男,1950年8月生,灞橋區席王街道唐家寨村村民。曾榮獲中國好人、陜西省道德模范提名獎等。
他2008年拾荒撿到兩塊珍貴的唐代石碑,無償捐獻給國家,入圍第二屆“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傳保護年度杰出人物”,2018年11月18日撿到3萬元現金,上交政府尋找失主,被阿里巴巴評為第268期“天天正能量”一等獎并獲得現金獎勵1萬元。唐舍娃老人生活本不寬裕,卻拾金不昧,常年堅持做好事,他的義舉是新時代大西安勞動群眾的典型代表。十年前他說:“人活一生要耿直,就像樹一樣要長得直直的。”十年后他說:“要做好人,不能因為這3萬元擾亂了良心。” 我們都要為好人唐舍娃點贊!深度挖掘學習,汲取精神力量,在全社會進一步弘揚好人好事好風尚,引領新時代大西安城市精神。(灞橋區委文明辦推薦)
陳艷
陳艷,女,1971年5月出生,在職研究生學歷,民建會員,國家修腳技師、按摩技師,西安市勞動局修腳專業考評師。修腳團隊曾榮獲西安好人和陜西好人集體。
陳艷沖破世俗繼承母親“全國勞動模范”于素梅女士的遺志,甘當人民修腳工,近二十年兢兢業業工作在一線。她秉承母親“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把患者放在心中”的理念,誠信做人做事。對外堅持誠信經營、依法納稅,對內將誠信建設作為企業經營理念和文化建設,創建企業“八榮八恥”,樹立員工誠信做人做事的共識。她強練內功,搞好環境和消毒,提供滿意的服務。先后將客人遺失在店內的現金三萬余元和手表、手機、珠寶首飾等近百件物品,全部交還到失主手中。她熱心公益事業,努力回報社會,高質量地培訓了省內外的300多名學員,為災區捐款三萬余元、捐物,慰問保潔員、建休息站,親自領隊到養老院等進行義務服務多達四千余人次。(灞橋區委文明辦推薦)
“誠實守信”道德模范提名人選
楊愛麗
楊愛麗,女,1961年9月,西安灞橋區百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任。曾榮獲西安好人、西安最美女性,陜西百名孝星。
2014年,楊愛麗創建“百姓居家養老服務站”,每人每天12元的餐費,讓住得近的居家孤寡老人得到了實惠。每天這12元的餐費僅僅只能包住飯菜的成本,加上房屋租金,購置設備,還有5名員工的每月工作,可以說月月入不敷出,可是每當她看到老人們在服務中心就餐后心滿意足,滿臉笑容的樣子,她都一次次的堅持了下來,她經常對人講:“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應把利放在前頭,幫助老年人解決了實際問題,我很開心。所以盡管虧損,我也會盡量堅持下去。”也正是這種樂于奉獻、誠信經營的態度,為楊愛麗贏得了更多的口碑,《中央電視臺新聞欄目組》、《華商報》、《西安晚報》,省市電視臺多次報道了她的事跡。(灞橋區委文明辦推薦)
朱剛飛
朱剛飛,男,1980年4月,中共黨員,秦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榮獲中國好人、陜西好人等。
1997年家庭變故,他父親向別人借的50多萬元被人騙走,年僅17歲的朱剛飛給債主承諾,不管多困難,一定歸還欠款,并給每個欠條簽上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經過辛酸苦辣,2005年底他將家庭所有外債全部還清。
2016年成立秦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實繳注冊資金1億元,2017年遷至灃西新城,并投資建設錦源大廈。秦源建工集團多年經營中未見一例仲裁及訴訟,未欠任何農民工工資,已繳稅款共計600余萬。在評為誠實守信道德模范以來共為市、區、街辦、大專院校免費宣講道德大講堂80余場。朱剛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爭做著一名誠信堅守者,并將這種傳統美德輻射到周邊的每一個人,傳遞到他走過的每一個角落,引導著大家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并讓每一個人最終成為堅守誠信的受益者。(西咸新區文明辦推薦)
“敬業奉獻”道德模范人選
王世紹
王世紹,男,1927年3月生,中共黨員,西安交大原紀委副書記、西安交通大學離休干部。曾榮獲陜西好人等。
他出生在上海,隨校西遷來西安扎根60多年,矢志不渝地踐行西遷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為黨的教育事業奉獻了全部智慧和力量。1948年7月1日,王世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黨齡超過70年。他是一名“90后”“網紅”教授,因一份“離休賬單”走紅。他每年把自己離休金中的大部分捐給貧困學生,已累計捐出100多萬;他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20多年來從未間斷;他和老伴生活簡樸,一張桌子用四五十年,省下的錢,為貧困學子鋪就了一條條求學之路。
王世紹同志以一個老黨員的忠誠,默默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使晚年生活在奉獻中熠熠生輝,在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追求之間,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共產黨員的奉獻之歌。(碑林區委文明辦推薦)
張紅紅
張紅紅,男,1977年1月生,臨潼區土橋初級中學教師。曾榮獲2015年“馬云鄉村教師獎”、2018年首屆“西安之星”(教育領域)、西安好人等。
他扎根仁宗山區23年,因學校師資不足,執教過初中幾乎全部學科的課程,每周30多節課。他愛生如子,用高尚師德和專業素養對學生進行精心引導和栽培,守護山區孩子成長。他創新教學方法,所教學科成績位居臨潼區各學校前列,多次名列第一名。他幫助數十名留守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十多年來成功動員了40多名學生返校上學,23年來培養上千名山區學子成為了國家的有用之才。通過自學獲得了英語、漢語、法律3個專業畢業證書。身患“不死的癌癥”強直性脊柱炎,堅持帶病工作,從不因病耽誤學生課程。
2016年以來,他受邀到省市區、學校進行師德宣講和示范課30余次。中國教育電視臺、《陜西日報》、《西安日報》等省市媒體報道他的事跡20余次,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臨潼區委文明辦推薦)
“敬業奉獻”道德模范提名人選
李西峰,男,1967年6月生,中共黨員,周至縣國有厚畛子生態實驗林場板房子森林管護站站長。曾榮獲西安好人等。
1983年,他是厚畛子生態實驗林場一名少年護林員,如今已五十三歲,鬢角微白,仍堅守深山。這35年來,他以場為家,與山為友,每天起早貪黑風餐露宿巡山護林,足跡踏遍了林區的溝溝坎坎。森林管護員是消防員、宣傳員,也是林場的“活地圖”。每年防火期,他始終堅守防火第一線,向群眾、游客宣傳森林防火知識,向林區瞭望哨了解林情火情,連續15年沒有回家過春節;他堅持原則,依法護林,多次帶領護林員蹲守林中,打擊林區違法犯罪;他用共產黨人的本色踐行著忠誠擔當,書寫著護林人的無悔人生!
李西峰先后多次榮獲縣林業局先進工作者、林場先進工作者和林場森林防火先進工作者;2017年榮獲陜西省林業廳頒發的參與周至縣厚畛子林場野生紅豆杉種質資源調查項目二等獎。(周至縣委文明辦推薦)
趙雪
趙雪,女,1963年4月生,中共黨員,高新區丈八街道辦楓林綠洲社區主任。曾榮獲中國好人、陜西好人、西安好人等。
10年來,趙雪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對社區群眾的深厚感情竭誠服務、默默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當初的諾言,成為了楓林綠洲社區當之無愧的當家人,親眼見證了楓林綠洲從10年前吃飯都找不到地到如今足不出戶、24小時隨時可滿足社區住戶全部生活需求的轉變;見證了社區從一無所有到如今擁有了高新區首家“社區醫療服務中心”、首家“智慧社區”的“網紅”社區。
她所處的社區榮獲全國第七批“社區學雷鋒志愿服務聯絡工作示范站”、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全國文明交通示范社區、西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示范社區、社區學雷鋒志愿服務聯絡工作示范站等多項殊榮。(高新區文明辦推薦)
“孝老愛親”道德模范人選
包玉華
包玉華,女,1958年3月生,慶華公司退休職工。曾榮獲中國好人、陜西好人、西安好人等。
她20年如一日照顧公婆和下肢癱瘓的丈夫,她任勞任怨的精神感動著大家,她的孝親事跡被陜西廣播電視報《第一生活》刊登后引起反響。2015年12月26日陜西電視臺二套都市青春頻道報道了包玉華事跡,孝親的故事感動了西安觀眾,她用行動為自己贏得了掌聲。在社區每年“文明家庭”評比中,她的名字總能出現在“好媳婦”獎項榜首。她目前在社區擔任第一黨總支第一支部委員兼任大樓長。二十多年來,她上對喪失勞動能力的高堂和不能自理的丈夫,下對勤學上進的孩子,用忠孝、仁愛、勤勞撐起了這個家,并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后代,沒有給社會、給社區、給子女留下難題,她用行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灞橋區委文明辦推薦)
葉子
葉子,女,30歲,中共黨員,上海中銳教育投資有限公司陜西職院項目經理。曾榮獲西安好人。
為了讓在部隊服役的丈夫王京安心完成邊疆掃雷任務,不但忍受兩地分居之苦,還在公公婆婆生病時,毅然辭職回家照顧身患重病的父母,以一個女子的柔弱之軀勇挑家庭重擔,精心照料公婆、料理家事,為丈夫構建起堅實的強軍后盾,奏響了擁軍支前的新時代贊歌。
王京與葉子的感人事跡先后被人民日報、黨建雜志、中國青年報、解放軍報、中國軍網、人民陸軍報、重慶晚報、廣西日報、廣西電視臺等媒體多次報道,中央電視臺《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作了專題報道,引起了軍內外的廣泛關注。王京、葉子一家人,在面對家與國的抉擇時,始終把國家需要擺在首位,舍小家、為大家,一人排雷、舉家奉獻,全家一心,鼎力撐起王京安心服役、奉獻軍營的堅實后盾。(新城區委文明辦推薦)
“孝老愛親”道德模范提名人選
陳建奇
陳建奇,男,1970年3月生,藍田縣藍橋鎮圪塔廟村三組村民。曾榮獲陜西好人、西安好人等。
一家5口人,其中哥哥陳所章和弟弟陳鎖成都是殘疾人。妻子因病去世后家庭也負債累累,他獨自一人拉扯兩個未成年的孩子,照顧兩個殘疾的兄弟,面對困難的家境,他積極面對生活,從不氣餒,在幫扶干部的指導幫助下,積極發展養殖產業,在他的辛勤勞作下,他們一家的生活環境正逐步改善。作為一個平凡的農村人,他對兩個殘疾的兄弟不離不棄,獨自一人拉扯兩個孩子成長成材,他面對困境,孝老愛親,自強不息,始終為改變現狀而努力奮斗。
2018年4月,藍橋鎮圪塔廟村通過換屆選舉,陳建奇被選舉為為圪塔廟村調解委員會主任,他還參與到村集體的建設中,在村委會工作中,陳建奇工作認真負責,勤懇工作,堅持用實際行動幫助更多的人,在新的崗位上,發揮自己更大的作用,在村集體的事業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藍田縣文明辦推薦)
田根全
田根全,男,漢族,1966年8月生,中共黨員,退伍軍人,西安市周至縣駱峪鎮向陽村村民。曾榮獲2017年西安好人,西安市優秀復員退伍軍人,陜西孝親愛老慈善之星等。
他是全村空巢老人的“家長”,他是“沒有圍墻的敬老院”的院長。從2015年開始,田根全在家中自辦愛心餐,每天為村里的孤寡、空巢老人免費提供早餐和午餐。從起初的備受質疑到如今眾人參與,田根全一直守護著這個“沒有圍墻的敬老院”。現在,65歲以上老人常吃飯人數已達73人,最多時有130人。樸實的田根全說:“我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盡盡孝道,希望這些兒女不在家的空巢老人,能吃上一口熱飯,喝上一口熱湯,每天都可以感受到家的溫暖。”如今,每逢初一、十五加餐的時候,受到感染的村民們、義工們都趕來幫忙,為老人們準備食材。田根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用自己的真情對待每一位空巢老人,他說:“在沒有圍墻的敬老院里,大家都是一家人。”(周至縣文明辦推薦)
讓我們向道德模范學習
為美德點贊
做正能量的傳播者
(請在手機微信登錄進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