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空港新城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把為人民群眾謀福祉作為工作靶向,關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幫助因疾病等原因長期不能正常生活的“特殊小朋友”快樂學習、陽光成長。
“送教上門,其實送的不僅是教育,還有溫暖和希望。”提到送教上門,眭村小學黨支部書記韓良非常感慨。
空港新城底張學區眭村小學一共負責了兩名身體不便兒童的送教上門服務。底張學區趙衛華老師介紹,兩個孩子因病不能到學校上學,送教上門不僅給孩子提供了簡單的認知練習、知識學習,也帶去了陪伴和快樂。
眭村小學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了擅長藝術的佘陽老師和韓良老師為張杰(化名)和李飛(化名)送教上門。“自從兩位老師上門來教課,每到周二和周六,孩子就特別高興。聽到老師上樓的腳步聲就開始笑。”孩子從小一直在床上躺著,送教上門的這三年,看著小杰一點一點的變好,小杰爸爸非常開心。
40多里路,240余節課,430多小時的課時內容,是佘陽老師和韓良老師為張杰送教上門的寫照,風雨無阻、用心用情。3年來,孩子越來越開朗,老師和孩子之間感情也越來越深。
這次去張杰家里,韓良老師特意帶上了感冒藥,一上樓,韓良老師就來到張杰床邊,握著孩子的手問他感冒好了沒有。佘陽老師也在一旁打開了帶來的橡皮泥,和小杰一起認顏色、做手工。在佘陽老師看來,只要孩子的臉上能多一點笑容,他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回想起第一次上門,佘陽老師笑著說:“我跟韓老師對于送教上門都沒有經驗,前面很長的時間里,我們都在做嘗試,過程中感覺孩子對故事、手工比較感興趣,就決定用繪本、手工的方式,給孩子講一些傳統節日、故事,最主要的還是要讓孩子開心。”
兩位老師的付出也被家長看在了眼里。前段時間,張杰的父母為眭村小學和教育衛體局送去了錦旗表示感謝。
“兩位老師持之以恒的付出,就是我們教育戰線黨員干部對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實踐,要讓所有適齡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尤其是一些需要更多幫助的‘特殊’孩子。”空港新城教育衛生系統黨委副書記、教育衛體局局長馬磊說。
作為黨員,佘陽老師和韓良老師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是他們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們身體力行,一直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