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文化惠民演出)
“聽說這些節目是專門給我們老百姓準備的,能在家門口的社區廣場看到這么精彩的節目,我們太高興了。”最近,越來越多的文化惠民演出來到灃東新城群眾身邊,這些具有藝術性、觀賞性、群眾性的文藝表演,結合垃圾分類、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一些貼近群眾生活和國家政策的互動環節,給轄區群眾帶來視聽文化大餐的同時,也將新政策實施后的新面貌、新變化、新成果送到群眾身邊,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營造灃東新城各項事業高質量向前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今年以來,灃東新城已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惠民演出65場,公益電影放映1100余場。臺上精彩紛呈,臺下掌聲不斷。這些文化惠民系列演出,僅僅是灃東新城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文化活動有溫度 群眾有了參與感
2019中秋前夕,昆明池·七夕公園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長期在灃東新城默默奉獻的外來務工者,節日期間堅守崗位無法與家人團聚。為了讓大家度過一個熱鬧歡樂的傳統節日,灃東新城將外來務工者作為節日特別嘉賓,邀請大家環湖游覽,吃“團圓飯”,在美麗的中秋夜色中圍坐在一起分享家鄉節日習俗,嘮嘮家常,留下難忘的節日瞬間。
今年的中秋佳節,灃東新城通過“為孩子們放一場電影”“為老人送一次愛心”“請外來務工人員游一次昆明池”“為社區居民舉辦一場文娛活動”“為村民送一臺大戲”等五個特色活動,在全區營造出濃濃的中秋情。
每逢“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陽”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灃東新城都會依托歷史人文資源,積極舉辦“我們的節日”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在系列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灃東新城讓群眾唱主角,讓傳統節日成為民俗文化的盛會,成為提升群眾文明水平的載體。
在“我們的節日”主題系列活動開展過程中,灃東新城還將活動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結合,與弘揚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相結合,與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相結合,讓傳統節日在增進民族文化認同、增強國家凝聚力、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成果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積極作用,不斷激發“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生機活力,凝聚起灃東新城開發建設的正能量。
(傳統佳節“”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
選樹典型有廣度 身邊有了好榜樣
“好人一生留美名,人間善事樂其中;典型楷模傳古城,范跡刊載活雷鋒;石腸鐵心亦動情,志在銀幕送春風;光照人間多奉獻,贊歌唱給世人聽。”這是古城西安流傳的一首“藏頭詩”,群眾用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稱贊著三秦父老家喻戶曉的愛心使者石志光。
(道德模范石志光)
從1977年開始,家住灃東新城的石志光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忠誠和執著,用“七尺銀幕自覺傳播宣傳黨的主張,初心不改免費放映紅色電影”42年,為部隊、社會捐款,交納特殊黨費、送慰問品,購買書籍等。他先后自己掏錢購買了九套膠片和數字電影放映設備,自費租賃電影片,長期將愛心投入到宣傳黨的建設、部隊國防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為人民服務和免費放映紅色電影等愛黨愛國的正能量上,讓紅色基因注入血脈,將愛心投入到愛黨頌黨的事業上。
42年來,石志光先后設計制作了15000余幅宣傳黨的主張、政策法規、民族團結進步、國防教育、征兵宣傳和關心青少年下一代工作等幻燈片,帶動全家人蹬著三輪車,走遍了全陜西省市、區、縣,共放映了4000多場紅色電影,行程十萬多公里,可以繞地球兩個半圈,觀看過他宣傳放映的電影人次超百萬,但他從不收取群眾一分錢,不吃群眾一頓飯,更不要國家的經費和補貼。
在灃東新城精神文明建設進程中,正是石志光這些榜樣的行為,帶動了全區群眾整體文明素質的提升。他們不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榜樣精神”,也讓工作生活在大西安的市民心中充滿了溫暖。
志愿服務有熱度 城市有了新風貌
在灃東新城街頭,時常能看到身穿志愿服務馬甲的身影,他們是灃東新城組織成立的“車讓人·人守規”實踐行動工作專班。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平時繁忙且不時有行人闖紅燈的十字路口變得井井有條,并且通過志愿服務有效引導群眾在無形中養成良好的出行習慣,提升廣大群眾文明交通意識,扭轉“車不讓人、人不守規”的不良交通現象,在灃東新城形成“人人參與、個個盡力”的共建共享良好交通局面,共同鞏固提升西安文明城市創建成果。
(志愿服務)
在社區、學校、養老院,為群眾宣講政策、為孩子送去歡樂、為老人送去溫暖,只要是有需要的地方,處處可見灃東新城志愿服務隊的“紅色小馬甲”。2019年,灃東新城志愿服務總隊累計開展志愿服務37688小時,發動群眾熱情加入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引導群眾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為改善身邊的居住環境、深化文明城市創建貢獻力量。
另外,灃東新城還特別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截至目前,灃東新城在每所中小學內都設立了心理輔導室,配有專職教師負責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建立起社區、家庭、學校一體化育人氛圍,引導未成年人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在家庭做一個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實現德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緊密結合。
在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及“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灃東新城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了多種途徑、多種方法的創新,并且取得了實效。今年以來,灃東新城已完成10處基層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建設,完成八興灘村“美麗鄉風樣板村”建設方案。與此同時,形態多樣的“道德講堂”、文化講堂、全民閱讀、扶貧扶志、網絡文明傳播等活動也在灃東新城實現了常態化開展。
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后,是灃東新城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實在舉措。
作為大西安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灃東新城黨委、管委會始終堅持以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引領,用老百姓看得懂、能參與的方式發掘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的文化魅力,創新開展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培育起灃東人的家國情懷和民族精神。用典型榜樣的力量和常態化機制下的志愿服務,在灃東新城掀起新時代的新風正氣,讓社會文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更讓老百姓在灃東新城精神文明建設進程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