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寒衣節”將至 文明市民文明祭祀
近兩年隨著城市管理宣傳力度的加大和市民文明意識的不斷提高,不文明祭祀行為明顯減少。涇河新城城市管理與交通運輸局呼吁廣大市民主動參與城市管理,用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來引領時代新風,做革除陋習的先行者、移風易俗的推進者、文明祭祀的帶頭人,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親朋好友及身邊的群眾,共建文明和諧的美好涇河。
寒衣節習俗:寒衣節,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于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
每逢寒衣節,傳統觀念與現代文明之間都會掀起一場博弈,有些市民往往選擇在晚上到街頭路邊燒紙錢冥幣,祭奠過世親人,表達沉痛哀思。雖體現了涇河有情有義的傳統品格,但其副作用和危害性顯而易見:
一是
深秋季節干燥風大,稍有不慎極易引發火災。
二是
市民多采用粉筆畫圈、就地焚燒,地面留下白圈黑痕,難以清掃,塑料袋和根子隨手丟棄,紙灰隨風飛舞,給環衛工人帶來極大困難,嚴重影響衛生。綠地燒成斑禿,破壞了優美的綠化環境。
三是
焚燒致多路段煙霧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煙塵,對空氣的危害無異于農村的秸稈焚燒,增加了霧霾的治理難度。
四是
多在人行道甚至是機動車道邊焚燒,過往或散步行人為躲避紙灰行走在機動車道上,擾亂了交通秩序。
其實,祭奠方式有多種
網上祭祀,方便快捷
絲帶飄揚,傳遞思念
鮮花祭祀,緬懷故人

倡導文明祭祀,培育社會新風,做文明市民就要文明祭祀!需要廣大市民積極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