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7月18日至7月22日,在共青團西安市委的指導下,由西咸新區團工委、蝸牛社區服務中心聯合發起,社區及高校共同參與的“青春西咸 筑夢未來”紅領巾社區公益課堂在西咸新區北杜街道空港花園社區舉辦。
紅領巾公益課堂是為學生搭建挖掘潛能、施展才干、展現自我的平臺,通過開設藝術繪畫、手工制作、航模科普及制作等課堂實踐教學,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增強求知欲,拓展知識面,提高實踐能力。
在“雛鷹航模”課堂中,老師們通過科普航空航模基礎知識、講解航模類型及飛行原理、觀看并講解全國航模公開賽等課堂教學活動,孩子們更直觀地感受到航模的魅力,對航模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主動研究模型的制作,積極了解我國航空領域的軍事知識以及有關航模飛行的原理。同學們親自動手制作飛機模型,經過老師和同學們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每位同學都成功制作出了屬于自己的航空模型,并主動分享模型的制作過程及其背后的故事。
在“多彩藝術空間”美術教學第一課中,首先由老師講解美術學的基本知識,分別以“抽象派”藝術家皮爾·蒙德里安的藝術作品及荷蘭后印象畫家文森特·威廉·梵高的《星月夜》為例進行教學。隨后,孩子們進行自由創作,通過不同的色彩圖案,表現對世界抽象的認識,通過感受色彩的力量與情感的表達,運用不同的色彩創造自己心目中的星月夜,每位同學都成功完成了屬于自己的美術作品。
“多彩藝術空間”美術教學第二課中,主要講解了我國傳統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同學們積極學習了解剪紙的起源、用途和制作方法,隨后在實踐教學課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根據不同圖案涵義繪制形狀,紙張在一張張小手中經過折疊、繪制、裁剪、鏤空等加工,成為了擁有不同含義的剪紙作品。
“多彩藝術空間”美術教學第三課中,主要介紹了中國傳統藝術文化——泥塑,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泥塑也廣泛流行于陜西當地,多數孩子對泥塑非常熟悉,對泥塑的制作過程津津樂道,積極發言表達對泥塑文化的理解。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很快掌握了如何使用黏土制作成各種創意手工的技巧,經過一系列操作,孩子們運用不同顏色的黏土做出了可愛的黏土小鳥、粽子、花朵等作品。
短短五天的小課堂,孩子們領悟了“抽象派”和“印象派”的奇思妙想,領略了模型、剪紙及泥塑的精彩絕倫,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實踐能力,度過了一段意義非凡、收獲滿滿的暑假生活。
空港花園社區負責人表示,“短短5天的課程,‘紅領巾’小課堂受到了小朋友的熱烈歡迎,孩子們從最初的不認識變成好朋友,從最初的害羞拘謹到最后的積極搶答,在這個過程中,增進了感情,拉近了距離,收獲了朋友,學到了知識,得到了鍛煉,活動也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接下來,空港花園社區將會繼續開展多種模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將社區的青少年們組織起來,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