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子女不在身邊老兩口新冠感染發燒,有人送藥上門,年近九旬的聾啞老人染病,家里人一籌莫展,有人送來了抗疫藥品愛心禮包,社區里設立了“共享藥箱”不斷有人來贈藥,在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持續增加時居民們的守望相助,志愿者的暖心服務為西咸新區帶來一股股暖流。
“志愿紅”送藥上門
化距離為“鄰”
面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基數擴大的緊急形勢,西咸新區積極發動各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所、站志愿者上門走訪、精準摸排,掌握群眾需求,在特殊時期重點為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提供物資配送、跑腿代購、健康防護愛心包發放、暖心照料、緊急送藥等幫助,以解群眾燃眉之急。
憑借近3年的疫情防控上門摸排經驗,新區轄區內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服務隊對社區困難群眾的情況可謂了若指掌,社區內的嚴重基礎病患者、獨居老人、困難兒童都是他們的重點關注對象。
“太感謝了!我自己常年坐輪椅行動不便,子女都不在身邊,我們老兩口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家發燒,試著聯系物業以后,社區志愿者就把藥給我們送上門了。”12月22日,71歲的吳永強老人接過窯店街道熙春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578志愿服務隊志愿者送來的共享防疫物資后,連聲感謝。
常年臥床的87歲聾啞老人呂根發居住在上林街道灃水園社區,感染新冠病毒后發起了低燒。正在全家人惶恐緊張之際,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張瑾敲響了老人的家門,送上了抗疫藥品愛心禮包。禮包里不僅有四季抗病毒合劑、咳速停糖漿等藥品,還有酒精等消毒用品。
“共享藥箱”為橋
連鄰里之心
防疫物資緊缺,西咸新區面向全區發布“鄰里互助 共享藥箱”志愿服務倡議書,指導各機關單位、國有企業、社區村組、小區單元等設置“共享藥箱”,廣泛宣傳動員居民發揚鄰里守望、與鄰為親的互助精神,鼓勵居民在滿足家庭用藥需求的前提下,將多余的感冒、退燒、消炎鎮痛等常用藥物捐贈給急需用藥的病人,解決居民群眾藥品短缺問題。
“我家小孩才3歲,發起了高燒,家中正缺適合孩子用的退燒藥,剛好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在群里說社區設立了‘共享藥箱’,里面有各種藥品,我聯系社區工作人員后,還直接把藥給我送到了家里。”說起社區設立的“共享藥箱”,王寺街道王寺社區居民趙瑩豎起了大拇指。
在高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一進門就能看到擺放著感冒藥、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資的藥箱,“共享藥箱”幾個大字也非常醒目。“我們的‘共享藥箱’自設立后就沒斷過‘糧’,不斷有干部、志愿者、群眾把家里治療感冒、發燒的藥放進來,這‘共享藥箱’真是傳愛心的‘暖心箱’!”實踐所的志愿者姚錦雯自豪地說。
在底張街道幸福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劉玉博不斷向前來贈藥的群眾表達感謝,向前來取藥的群眾詳細講解藥品功效及用法。他說,“我希望能貢獻自己作為志愿者的力量,發揮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作用,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夠共渡難關。”
近年來,西咸新區不斷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分中心、所、站、基地)建設,組建新區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各街鎮、部門志愿服務隊,各社區(村)志愿服務分隊,實現志愿服務“三級一體、直通基層、全面覆蓋”。圍繞“西安因你而美”“周末哪里去·一起做公益”等主題,年均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500余場次,涌現出眾多省、市級優秀精品項目,深受轄區群眾好評。
下一步,西咸新區將持續聚焦群眾所需,凝聚志愿合力打造志愿服務精品項目,不斷傳遞時代文明新風尚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務中來,以自己的微光,守護這座城市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