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鎮街是公共服務的“神經末梢”,也是保障高質量發展的基石。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灃西新城大王街道,近距離感受高質量發展的大王風采。
大王街道地處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東臨馬王街道,西接鄠邑區渭豐鎮,南靠鄠邑區五竹街道,北至高橋街道,面積30.91平方公里,下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常住人口3.45萬人,流動人口2.31萬人。街道距西安主城區10公里、咸陽主城區9公里,西成高鐵、108國道、西寶高速南線、西咸北環線、咸戶路等交通主干道貫穿轄區,還有2個高速公路出入口,是西安、咸陽的重要交通樞紐。
大王街道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在此處始設店鋪,轄區內的兆倫鐘官城遺址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國家統一鑄錢工場和唯一確知的上林三官之一“鍾官”鑄錢場所,對于研究西漢及新朝時期的貨幣鑄造工藝、貨幣史、經濟史及社會史等具有重、意義。
重點項目有龍頭
大王轄區共有交大創新港、秦川機床、三一重裝、三一智造、灃云智造園、循環經濟產業園、垃圾無害化處置中心等23個重點項目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提到新區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工程機械行業產業鏈的佼佼者,非三一智能制造莫屬。其占地868畝的產業園區涵蓋倉儲中心、下料中心、機加中心、焊接、涂裝、裝配中心等智能化燈塔工廠生產線,達產后可實現年產液壓支架1.2萬套、寬體自卸車6000輛,年產值約100億元,帶動就業約2500人。
下個月就能建成投用的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由陜西省數控機床產業鏈“鏈主”企業秦川集團投資,221畝的基地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于一體,投用后將突破高檔數控機床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增強我國航空、航天和汽車等行業的自主可控能力。達產后預計年產值36億元,年納稅約2.7億元,人員規模約1200人。
大王街道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支撐,通過強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務效能,持續推動項目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同時,大秦實業、威斯曼、雙碳U谷和陜國投等一批新的項目在大王轄區簽約落成,大王新苑、宋康新苑安置小區等民生保障項目加緊建設。
不僅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大王街道非公有制經濟也迅猛發展,現有非公企業12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家,形成了以建材、紙業等為主導的支柱產業。憑借獨有的區位優勢,大王街道還大力發展商業貿易,現有大型集貿市場3個,日交易額達百萬元以上,成為鄠邑區北部、咸陽南部的商貿中心。
社會治理有新招
在社會治理方面,大王街道以省級新時代“六好司法所”為中心,發揮綜治網格員、駐村律師、調委會、紅袖章四支隊伍作用,織密綜治網格,初步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格局。
大王司法所內設有人民調解室、社區矯正宣告室和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目前已幫助群眾化解疑難雜癥132件。司法所駐村律師李芳說,“村民們隨時都可以打電話找我,有時候非常忙,但想到能幫助村民解決些實際問題,還挺有成就感。”
王守村村醫黃團偉提起新建的村衛生室也是滔滔不絕,以前的村衛生室“就在村里的戲臺子上,設備簡陋靠自己添置”,現在的村衛生室“診斷室、治療室、檢驗室、藥房、公衛室、留觀室,先進的醫療設備,還有無障礙通道……”,村醫也有了高標準社保,“每年還組織我們培訓學習”。
在大王街道,多所衛生室按照“六室分離”要求,滿足村民基本就醫需求的同時,成為黨建引領、服務村民的全新陣地。目前,街道共有公有化村級衛生室7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2個、新建黨群服務中心2個,基層社會治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美麗鄉村有示范
基層黨建陣地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載體。大王街道始終高度重視陣地建設工作,各黨支部緊密圍繞黨建+重點工作任務,持續開展“文明戶”“美麗庭院”評選活動,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遠程教育”站點陣地作用。
南鑿齒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鐘官城鑄幣遺址區域,也是大王街道“美麗黨建”示范村。走進村民胡耀武庭院內,富有關中特色的設計布局、繁盛的花草、動靜皆具的小型魚池,猶如一個小型植物園。
不光是胡耀武家的庭院美,南鑿齒村的各個角落都完成了房屋外墻面、街道綠化、監控設施、太陽能景觀燈等不同程度改造,率先完成天然氣入戶工程、人飲提升工程等,不僅是陜西省“文明村”和“小康示范村”,還是“國家級文明村”。
現代農業有典范
美麗鄉村建設讓村民生活環境大變樣,現代農業的發展則是讓村民的口袋鼓起來。大王街道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全力培育明星企業,促進產品數量突破和質量提升。
在第二十九屆楊凌農高會上,來自大王街道的西安格潤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潤牧業”)參展的蛋品1號無抗優選蛋、谷糧蛋、松花蛋、奇謀妙蛋雞蛋干、畫鄉農諾土雞蛋等明星產品獲得現場一致好評。今年,格潤牧業成功入圍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監測名單,成為西咸新區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成立20年的格潤牧業目前擁有知識產權13項,10個自主品牌,2022年銷售額近4億元。該公司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通過“公司+養殖戶”模式,與養殖戶簽訂雞蛋回購聯銷協議,建立互利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指導養殖戶以公司技術為標準,開展蛋雞養殖和蛋品生產,產業扶持368戶,帶動就業120余人。
此外,大王街道還高效運用設施農業建設,讓農業產業品牌化、綠色化、特色化。目前,村內大棚種植蔬菜、草莓約4100畝,年產量6.7萬噸,村民年均收入2.1萬元。
生態環保有技術
今年3月,國內首個兩段式干化加熱解氣化工藝的城市污泥處置項目在大王街道投運,日污泥處理規模600噸,預計年產值約1億元,帶動就業人員約110人。
“我們通過引進吸收、聯合研發模式,將兩段式干化與熱解氣化聯合應用到污泥處置中,杜絕了因污泥帶來的環境污染,打通了污水處理最后一公里,讓污泥‘變身’資源,實現綠色、循環和可持續發展。”中鐵水務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王文剛說道。
附近村民王大爺說,“剛開始聽說要建污泥處理廠,我們非常苦惱,沒想到建成后,聞不到臭味,也沒噪音,而且周邊環境優美、鳥語花香。”
中國環保在陜西布局的首個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也在大王街道。該項目自2020年投產運營,其中廚余垃圾無害化處理采用預處理+濕式中溫厭氧的處理工藝,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處理廚余垃圾約18.25萬噸。
一直以來,大王街道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環境+城市空間”發展戰略,保障一批生態環境項目有效運行,做大“水文章”,擦亮“水名片”,答好“民生卷”,持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下一步,大王街道將持續統籌做好重點項目、鄉村振興、環境整治、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各項工作,為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