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鎮街是公共服務的“神經末梢”,也是保障高質量發展的基石。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灃東新城三橋街道,近距離感受高質量發展的三橋實踐。
三橋街道位于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東鄰西戶鐵路,與蓮湖區棗園街道相連,南依雁塔區魚化寨街道,西與上林街道相畔,北與建章路街道毗鄰,總面積33.4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28個社區,常住人口15萬余人,流動人口超過18萬。西蘭公路、紅光路、隴海鐵路橫貫東西,西寶高速公路與街道中心大街首尾相連,西安繞城高速路從街道西側飛架而過。
歷史底蘊凝聚千年古鎮
三橋其名的由來,與穿越其地南北的古漕渠潷河息息相關,因古時河上并列有“三座橋”,故得名“三橋”。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名鎮三橋,遠在秦漢時期就是京畿之地。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曾在這里唱響;“完璧歸趙”“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曾在這里演繹;張騫在這里揚鞭踏上出使西域的征程,讓絲路的駝鈴聲綿延至今。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讓人們對阿房宮充滿了向往,而秦代阿房宮遺址和漢代建章宮遺址都在三橋街道轄區。
1961年3月4日,阿房宮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周豐鎬遺址、漢長安城遺址、唐大明宮遺址合稱西安“四大遺址”。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阿房宮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
經濟騰飛再創今日輝煌
三橋街道憑借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積極將服務企業、群眾與保障灃東自貿服貿產業園和灃東歷史文化遺產片區作為主抓手,全力加快區域城市更新步伐,竭力為新區開發建設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位于三橋街道征和四路的灃東自貿服貿產業園總占地215畝,是陜西自貿區灃東功能區核心版塊、西咸新區服務貿易試點重要承載區,省市兩級數字經濟示范園區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產業園聚焦發展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時空信息、新能源、新零售、大健康等新興產業,先后引入華山國際、西安國旅總部、法國安盛保險、北京超圖、四維圖新、強森醫療等一批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
今年6月30日,港股上市公司云想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想科技)中西部總部入駐園區,包括云想西部研發中心、云想短視頻內容生產基地、云想直播電商運營基地以及短視頻和直播培訓中心。云想科技是中國領先的大數據短視頻營銷解決方案領軍企業,年營收超30億元。其中西部總部入駐將進一步壯大灃東新城數字經濟產業集群,促進區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園區累計引進500強企業10家,龍頭企業18家,外資企業79家,培育規上企業9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92家,科技成果轉化企業13家。
從產業園驅車向南15分鐘,就來到了灃東歷史文化遺產管理運營辦公室片區,這里規劃面積約22.38平方公里,東起西三環,西臨繞城高速,南抵科技二路,北至阿房北路,是陜西自貿區西咸片區灃東功能區的重要板塊。
依托區域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片區初步構建起集影視、科研、教育、文化商業、文化金融、文化項目建設和城市運營于一體的大文化產業集群,實現地域文化與旅游、商業、民生和生態深度融合。現已建成以灃東自貿新天地、西安環普灃東創新城、陜西文化藝術博物院等為核心的文旅商貿產業經濟帶。
除此之外,還有國際汽車貿易城、西部汽摩配件城、和平工業園以及萬象城、吾悅廣場、宜家家居等一批重點項目,助力三橋街道在新時代征程上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民主法治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三橋街道和平村,是遠近文明的“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這里居住著356戶1527名村民。改革開放40多年來,和平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民主管理、共建共享、文明立村,持續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成功走出了一條非農化、工業化、股份化與自主城改的城市化共同富裕之路。
依托多年黨建引領、民主治理優勢,當前,和平村集體公共積累已超過5億元,2022年集體年可支配收入達3600萬元,村民年人均純收入超過4萬元——其中村集體直接給村民(股東)每人年分紅、門街房租金及各種補助、福利等,人均分配超過1.5萬元。
和平村不僅自建引入了高品質的幼兒園、小學、中學、衛生服務中心、老人日間照料中心、衛星消防站、垃圾壓縮站等民生配套設施。還設有智慧圖書室、家長學堂、道德講堂等陣地,常態化積極開展讀書分享、家教培訓等活動,不斷提升轄區群眾生活品質。
2012年,和平村組建了黨員愛心幫扶協會,截至目前累計幫扶500人次。2019年建成和平黨群服務中心,2021年啟用村級便民服務站,逐步建成“15分鐘便民政務服務圈”。
優質服務托起“鄉鎮之星”
走進三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一樓為便民服務大廳,設有24小時自助服務區、導辦服務區、幫辦服務區、兒童活動區、窗口服務區、戶籍室和座談室(便民驛站,軍人服務站),其中窗口服務區開設有16個辦事窗口,目前承接有社會事務、市場監管、稅務及公安等418項政務服務事項。二樓為黨群活動中心,設有群團工作室、書記工作室、政治生活館、兒童保護中心、多功能廳和黨員活動中心。
作為西安市首批“紅色會客廳”之一,三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自2020年5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以來,累計為群眾辦理各類便民業務20萬余件,舉辦黨課、培訓、會議等各類黨群活動260余次。
與此同時,三橋街道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也卓有成效,先后榮獲“中國鄉鎮之星”“全國最佳鄉鎮之星”等稱號,和平村、武警學院、西安車輛廠、三橋村等48個單位獲國家、省、市級文明單位;三橋書畫協會、秦腔協會、群英藝術團等群眾組織長期活躍在基層,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構成一個繁榮、穩定、欣欣向榮的大城鎮發展格局。
下一步,三橋街道將以“基層黨建年建設”為抓手,從全區大局出發謀劃街道工作,強化黨建引領作用,用創新思維推動社會治理水平再上新臺階,不斷為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